干爹

干爹

现代人汲汲追求新社会,自然衍生一连串新人际、新伦理、新道德、新价值、新生活,这也无可厚非。反正“社会”就像一块滚动的巨石,泥屑苔痕自会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抛弃或更改。

有些新,倒是史无前例的,另一些新,则是旧瓶新酒。比较起来,后者比前者饶富趣味,譬如说“干爹”这名词吧,一缸墨水也写不清是啥意义。它不像“继父”、“继母”一目了然,起源于婚姻关系。所以,凡是带“干”字的关系都耐人寻味,“干妈”、“干姐”、“干哥”、“干弟”、“干妹”、“干儿子”、“干女儿”,看来是附属于家庭关系的,可也不像,因为哥哥的干爹跟妹妹的干爹不同一人的例子俯十皆是;若说失怙失恃,另寻亲情上的补偿,又不太像,多的是家里现放着亲爹亲娘,又添了干爹干娘的。再说父母基于浓情高谊,让子女喊知交干爹干娘以志情义,自是美事一桩,不过,碰到儿子女儿认了干爹干娘,家中父母不知他是谁的,又说不通了。

曾经请教高人释“干”之今义,从此茅塞顿开。盖“干”者,不带电是也。换言之,即是非常安全的绝缘体。譬如恋爱触礁,又不想伤害和气,叫一声“干哥”或“干妹”,不就解决了。反正丈夫妻子法定只能一个,干字辈的可以无数个。当然,干爹干妈的形成比这复杂多了,到底是情义之交或利益同谋,查无可考。唯一确定的是,不必进祠堂拈香、行三叩之礼、交换信物、晨昏定省、养老送终。若有以上礼仪,那是“义父”、“义母”,若循法律办理添了户籍,那是“养父”、“养母”,可我说的是“干爹”,没这等繁文缛节,问题又回到原点了,“干爹”是什么?这大概可以佐证中国的人情之美,什么都不是变成什么都是,外国人用亲爹、教父解决不了的事,中国人用“干”字就解决了。所以,要讲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一家,还得拜“干”字之赐。

假如你去喝喜酒,发现新郎娶的是他干爹的亲女儿的干妈的干女儿,你不必奇怪,因为说不定以后你会娶你干妈的亲女儿的干妈的亲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