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年代文里的幺儿(七)(第2/5页)

很快,以邵瑜的计划书为基础,经过些许增加和删减之后,形成了一份新的计划书,很快两个厂子就开始轰轰烈烈的整改活动。

恰逢邵瑜寄到市报和省报的报道有了回应,市报录用了,但省报却没有选上这篇稿子,到底只是个小新闻,能得到市报报道,柳书记已经觉得是意外之喜,但邵瑜却觉得自己依然有进步空间。

而赵家村这头,赵队长也是个行动迅速的人,得了邵瑜的建议之后,第二天一早就组织力一批人手,按照邵瑜的要求砍了几棵竹子,又由一个村里的老匠人片出细细的竹篾来,送到邵家去。

邵瑜自己试着用竹篾编东西的时候,邵家哥俩也在一旁看着,只是也不知为何,他们总是学不会。

看着邵瑜双手如同跳舞一般,快速的编织铺成,最后做出来的成品竟然是一个手提包?

用竹子编出一个包来,赵队长看了之后惊叹不已,这个竹编的包虽然是竹篮的变种,但相比较竹篮的普通,这个竹编的包包视觉效果看上去,便让人满心惊艳。

“这个做起来难吗?”赵队长小心翼翼的问道,甚至还偷偷觑了一眼邵瑜的手。

他没想到邵瑜一个读书拿笔杆子的人,竟然还有这么巧的手。

“也不算多难,只是我比较忙,等我教会了两个哥哥,再由他们交给乡亲们。”邵瑜这般说着,也是希望给邵家哥俩更多出头的机会。

因着邵瑜的提议,这两天村里的扫盲班也办了起来,而老师就是从知青里面选的人,因为夜班授课的缘故,赵队长也安排了给老师一些工分。

知青群体中学问最好的是顾显城,这人高中毕业,成绩又是名列前茅的,本来该由他来担任这个扫盲班的老师。

但因为出了赵小秋那档子事,未婚乱搞在乡下绝对是一件丑闻,虽然两人结婚了,但名声也全都烂掉了,赵队长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也顺应群众们的呼声,给顾显城两口子安排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

顾显城因为赵小秋的缘故,家里辛辛苦苦给他安排好的,理乡返城之事,算是彻底泡汤,家里人写信过来埋怨他不修私德,费尽心思替他打点,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闹得顾显城和家里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且赵小秋的兄弟也不是好相与的,顾显城私藏的积蓄被他们抢了去,连身份证件也被老丈人给锁了起来,在这样一个管制十分严格的年代,没有介绍信和身份证明,几乎哪里也去不了,顾显城没钱、没身份证明,也没有介绍信,自然哪里都去不了。

顾显城并非自愿下乡,他从来都赵家村就开始着急上火,因而一个劲的向家里写信要求回去,他以为赵小秋是自己是人生中的调剂,他压根就没有打算对赵小秋负责,因而在赵小秋告诉他,自己很可能怀孕的时候,顾显城十分焦急的想要离开这里,他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错,最终他以为的小调剂,竟然毁了他的人生计划。

一想到家里连城里的工作都安排好了,自己却要被迫留下来,顾显城对于赵小秋自然没有好脸色,只是人在屋檐下,赵小秋兄弟太多,他也不敢对赵小秋动手,只敢在言语上刻薄冷落几句。

但赵小秋是什么人,她一直不甘心留在乡下,和自己的父母辈一样在土地里刨食,死命扒拉上顾显城,虽然过程有些难看,但结果却是如了她的意。

一想到顾显城从县里给她带的雪花膏,村里有几个姑娘拥有这东西,而顾显城一个知青的私房钱,就已经比她老爹攒了半辈子的钱都多,这一切更让赵小秋坚定了一个想法:城里人都有钱!

顾显城对赵小秋冷漠也好,刻薄也罢,他如今身在赵家,吃喝都要看老丈人面子,哪怕家里寄了钱过来,他老婆赵小秋也是能替他领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