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年代文里的幺儿(四)(第2/5页)

这个大锅灶时代,是要靠工分吃饭的,若是工分不够,只怕分到的粮食也会变少,即便如此,邵老娘也没有将目光落到邵瑜身上,反而盯着两个儿子和大儿媳妇。

三人都是老实性子,邵老娘既然都说了让他们平日里辛苦一些,三人也不敢多话。

邵瑜也没有大包大佬,他如今更寄希望的是后天的考试,若是没考上,倒时候再重新参与分配,若是考上了,他可以借着工作的名头,给家里带物资,哥哥嫂嫂也不需要那么辛苦。

第二日一大早,邵瑜这次不需要邵老娘来催,自己就十分主动的爬了起来,一家人就连大妞都爬了起来,不过她年纪小,还拿不动锄头,留她在家里待着。

看到一家人十分整齐的去开荒,一路遇到的村民看到了,都有些啧啧称奇,毕竟原身一开始十分抵触干农活的,在田地上冲邵老娘闹了几次小脾气,甚至还几番自荐当大队会计和小学老师,可算是闹足了笑话。

换邵瑜这样老老实实的干活,他们也不觉得是邵瑜转了性子,反而觉得是邵老娘手段高,会压制晚辈,毕竟邵家老大老二两口子在邵老娘跟前就是这么老实。

干了一早上的活,吃过饭后,邵瑜带着邵大妞出了门,他手里还揣着家里的户口本,直接带着孩子去了公社派出所,给邵大妞改名字。

邵瑜倒不是歧视“大妞”这名字,乡下人家叫大妞、大丫、狗蛋这种名字多得很,但邵瑜对这孩子寄予厚望,他不希望以后孩子读书有成,会因为这个名字招惹同学们的嘲笑。

邵瑜在征求过邵家大哥大嫂的意见后,给孩子取名“邵嘉”,这个名字可男可女,邵瑜是希望通过这个名字,寄语孩子前途光明。

他心里也知道,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于农门子弟,特别是女孩子,最好的出路其实依旧是读书。

因着邵瑜始终彬彬有礼的缘故,就连邵大妞也是乖巧懂礼的样子,该名字的事情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不过那写户口本的人,差点将“嘉”写成“佳”,最后还是邵瑜亲自写出来的,那办事员还一个劲的夸邵瑜字写得好。

等离开派出所,邵瑜特意打开户口本,将写着邵大妞的那一页给她看。

“我昨天教你了,这是什么字你还记得吗?”邵瑜指着她的名字问道。

“邵嘉,是我的名字。”已经改了名字的邵嘉说道,双眼亮晶晶的看着邵瑜。

她年纪不大,但短短几天时间,就感觉到,自从小叔毕业回家之后,家里发生了许多改变,她如今尚且不知道读书习字能给她带来多少改变,但吃糖吃肉这些,却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公社里如今也挺萧条的,邵瑜带着孩子也没有多待,快要进村的时候,看到一旁小树林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年轻女孩穿着一身粗布衣衫,头上扎着两个麻花辫,此时脸上带着些许红晕,眉目含情的注视着什么。

邵瑜歪了歪头,看见她身前的树边,斜斜的靠着一个年轻男人,男人挺有意思,特意躲在树后面,似乎怕人看见一般。

邵瑜见着男人手里递过去一个圆形的小铁罐子,赵小秋接过去之后,直接扑进了男人怀里,紧接着,两人就往小树林深处走去。

“是小秋姐姐和顾知青。”邵嘉开口说道。

邵瑜挑了挑眉,算算日子,这个时候赵小秋肚子里应该已经有了孩子,而顾知青也快要回城里了。

“虎头说他之前听到小秋姐姐和顾知青在小树林里打架。”邵嘉又说道。

虎头是队里的一个孩子,今年不过六岁,这孩子生下来腿有缺陷,走路一瘸一拐,因而村子里的小孩,除了邵嘉没人愿意和他玩耍。

邵瑜立时就想明白了这“打架”是怎么回事,心里骂了一句带坏小孩子,立马说道:“大人打架,你们小孩子不要掺和,这话回头你也和虎头说,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