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娱乐圈渣男(七)(第2/5页)

有的作品改编成电影,不需要如何改就能成功,而有的作品,却是需要大改的,邵瑜前期在《好女如兰》上做了大量功课,目的就是给苏雪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好女如兰》原本的小说已经非常好,不需要对剧本进行过多的二次加工,苏雪果然信了,甚至信了邵瑜说的《好女如兰》适合拍系列电影这样的鬼话。

种田文对于网文圈也许不那么小众,但对于电影圈,种田文是实打实的黑洞,两个小时内要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拍摄时肯定不能再按照种田文那样的节奏来拍,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改编,且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这也是影视圈一向认为网络种田文不适合改编的原因所在。

邵瑜细细的看了一遍这部电影,彭越初次当导演,依旧能看出来对于许多镜头的运用都不够成熟,在如何调动观众情绪这一点可以说是完全生疏,很多场面,在邵瑜看来,如果换成他自己绝对不会那样拍,但彭越却半点没察觉到其中的不妥。

这部作品被彭越和苏雪寄予厚望,作为两人翻身的希望,自然不会敷衍对待,只是他们的能力却配不上这样的用心,苏雪虽是科班毕业,但不知是不是当久了流量导致业务生疏,苏雪在理解这个人物的时候却出了差错,为了体现人物,苏雪在表演中加入了不少细节,但这种细节却让她的人物与剧情产生了一种剥离感,完全属于自作聪明。

而彭越,本就不是导演专业的,硬要去扛导演的大旗,对于整个故事的节奏完全没有进行细致的梳理,在邵瑜看来也许不是对方不想梳理,而是能力所限无法梳理成功,对于电影在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他心中甚至没有全盘的想法,最终造成了这个节选了小说一部分的故事,呈现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彭越走了遵从原作的捷径,尽力还原原作,也确实让饱受魔改之痛的书粉觉得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愉悦,但这种对于书粉的无脑跪舔,实际却没有多大的作用,过于讨好书粉,而忽略了其他层次观众的需求,最终只能让《好女如兰》成为一部圈地自萌的小众向电影。

《好女如兰》的读者群大多为女性,拍成电影其实并不能完全转化为票房主力,但电视剧却不一样,向来有“得女性观众者得天下”的说法,这种家长里短的剧向来深受各年龄层女性喜爱,甚至不需要进行如何细致的改变,老老实实按照原著拍就会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

只是很可惜,电视剧可以白嫖,电影票却普遍三十块钱一张,这些书粉数量纵使庞大,但却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花钱,且光苏雪彭越这两个名字,就能劝退一大波人。

与之相反,《太素》之所以进行改编,目的就是扩大圈子影响力,将一个原本书粉喜欢的故事改成一个面向更多年轻人的故事,在两个小时内呈现一个精彩的故事出来,虽然有部分书粉叨叨《太素》去掉了许多名场面,但也有更多书粉认为这是一次经典的改编。

这样一来,就呈现了极为奇异的一个现象,完全还原原作的《好女如兰》得到了大规模书粉的好评,但路人却觉得这个故事过于沉闷,而《太素》却迎来了书粉与电影粉的热烈讨论,互相应证发现的细节,整个影评区活跃程度远远超过《好女如兰》。

且杀人诛心的是,《好女如兰》缺什么?缺好名声的演员,缺优良考究的服化道、缺完整的故事逻辑,偏偏这些,《太素》里面都有,这样的对比之下,《好女如兰》犹如在接受一次公开处刑。

上映三天,《太素》口碑发酵,票房持续走高,成功抵达五亿,而《好女如兰》也不过跌跌撞撞的达到了1.2亿,但相关预测《好女如兰》的极限也就是三亿了,因为三天后即将上映一部国外进口的超级英雄电影,这样的情况下,《好女如兰》机会没有翻盘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