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贪恋的只是习惯而已

对的人,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是要看两个人生活起来,习惯的匹配度到底有多少。

她,无数次地尝试与男友分手,可每次都是她自己先败下阵来,想着“没有了他,我会习惯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下班,一个人睡觉,空荡荡的房间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虽然现在两个人还是争吵,也不如之前那么相爱了,但身边有个人总是好的吧”,于是,她一次次地“成功”说服了自己,即便越来越没有了幸福的感觉,两个人的相处也变得越来越压抑,她也没有想过分手。

她,到二十岁时,已经谈过五次恋爱,每次恋恋不舍地结束一段恋情之后,就果断地进入下一段,中间相隔最长的是两个月,最短的是一周。三百六十五天里,她的生活重心都是男朋友,不管是否交心,只要两个人可以聊到一块儿,就在一起。她无法想象没有男朋友的生活会是怎样,所以身边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

我在小学时便养成了做数学题粗心的毛病,起初老师和父母都认为是我不理解题目,或者不会计算方法,但到中学,我依旧犯了“3+1=5”的笑话时,他们便哑口无言。二十几岁之后,我才知道,并不是我不会,而是养成了做数学题粗心的习惯而已。习惯这种“自动化”的机制,使得很多问题没法解决,比如我想改掉粗心的毛病,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其实,世间很多东西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成为习惯的。不管是好的、坏的,具体的、抽象的,只要你心里觉察到有种戒不掉的瘾,并开始有所畏惧,那么它就已经成为习惯了,犹如爱情。

习惯之于爱情,有两种,一种如之前提到的,习惯了恋爱的状态,习惯了身边有个人,自此便害怕一个人,害怕孤单。这种习惯很恐怖,它潜移默化地让你忘掉了自己,让你变得很懦弱、很敏感,如同一个人被打倒,再爬起来就很难了。

这种贪恋,空洞洞的,贪恋爱情剩下的那些渣滓,反复嚼来嚼去,味道已经变了,不是舍不得吐掉,而是怕吐了,就忘记了曾经还拥有过这种东西,或者担心以后再也不会有了。这种习惯,完全是致死的,已经坏了的东西保存得越久,那股腐烂的味儿越浓,唯一的方法就是遇到一个足够晴天霹雳的事情,或者劈腿,或者暴力,需要用痛彻心扉的方式,才能让沉醉其中的人有一点儿自我感知。那种麻木太坚硬,得剥一层皮,才会让人感觉到一点点疼。

但还有另外一种对“习惯”的贪恋,它是良性的,是过日子的,是有烟火气息的。每对爱人在恋爱之初都是如胶似漆的,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对方,这段爱情的保鲜期,之所以那么动人,就是因为它太短。再相爱的两个人,终将过的是柴米油盐的日子,终会发现那个西装革履的他是个袜子随处乱扔的邋遢男人,也终会称呼那个大腹便便的人是自己的“丈夫”。甜言蜜语总是少的,剩下的则是数不完的家长里短。一切都不再新鲜,彼此开始习惯,甚至有时候,考验是不是真正好的爱情时,能否彼此习惯成了最重要的指标。如果把爱情比作一条大河,波涛汹涌的状态是蜜月,风平浪静的就是习惯,而不管是波涛汹涌还是风平浪静,还是同一条河流,它的状态在变,但本质却没变。

在美国电影《我们所知道的生活》中,霍丽和梅瑟因为双方朋友的意外去世而被迫共同抚养这对朋友的孩子苏菲。刚开始两个人完全没有感觉,时常争吵和抱怨,但是在小苏菲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这对“冤家”也开始慢慢走到一起。这部电影和普通的美国生活电影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导演最妙的就是把这部片子的名字定位成了“我们所知道的生活”,是的,在生活面前,我们经常都是闭着眼睛在寻求真理,总感觉真正的生活存在于想象中,而导演用最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的本质——皆由习惯产生,无论之前多么讨厌对方,相处久了,爱情也是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