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第4/7页)

  “太子殿下,我希望的和亲人选正是佟楚言,皇上对待她,不是和自己的女儿一样吗?”

  “前朝确有将官员女儿认作公主遣嫁番邦的事情。”八阿哥青白着脸,双手在身侧攥紧成拳,尽力使声音平稳无波:“但大清自太宗以来,与蒙古各部结为姻亲,送嫁的新娘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女儿。对此,你或许有所不知。”

  “新娘姓什么有什么关系?” 阿格策旺日朗不在意地耸耸肩:“王昭君不姓刘,也不是汉朝皇帝的女儿,可是,昭君出塞的故事在关内和塞外传唱了一千年。”

  “自己提出和亲人选,莫非是无意迎娶我大清的公主?”四阿哥淡淡地问。

  “皇上,外臣千里迢迢前来觐见皇上,难道不是诚意?王昭君不姓刘,却是大汉的公主。大清的公主,就没有不姓爱新觉罗的吗?不论公主姓什么,嫁到准噶尔,就是尊贵的王妃,阿格策旺日朗唯一的妻子。她的儿子将是阿格策旺日朗唯一的继承人。”语气斩钉截铁,暗示得很明确。

  康熙双眼微眯,锐利地打量着这个青年人,见他一脸坦荡坚定,不由暗自动容:“阿格策旺日朗,你为什么非要娶佟楚言?”

  阿格策旺日朗想起了什么,眼神变得柔和:“外臣喜欢她,想要她。她身上有一种力量,能够在准噶尔生活得很好。”

  康熙一震,沉吟起来。其实他并不是不想与准噶尔联姻,打了那么多年仗,虽然赢了,却赢得艰难。军饷的支出,对蒙古各部的大行封赏,加上吏治不清,已使国库中空,就是他也不想再打仗了。要联姻,就要考虑把谁嫁过去,他膝下到了适婚年纪的有十七岁的纯悫公主和十五岁的温恪公主。皇家的女儿,几乎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要嫁到蒙古,这两个女儿,他连面目也不是记得很清楚,自然没有什么舍不得。但是,准噶尔不同于其他蒙古,并未臣服,和亲也不只是给对方额附的头衔,嫁过去的公主必须要有足够的才能,起到促进了解居中调停的实质作用,遇事处置不当,反而会使朝廷陷于被动。温恪身体娇弱,恐怕连路途上的辛苦都吃不消,纯悫心直口快毫无城府,也不合适。况且,虽然没有指婚,策凌与纯悫的婚事却是双方早有默契,突然把纯悫嫁到准噶尔去,难保策凌的家族不会心怀不满。

  康熙私下里传书裕亲王福全,命他在宗室近支里寻找合适的人选。只是这些操作不是几天能有结果,原因也不好对蒙古人明说,只好含糊其辞地拖着。没想到,蒙古人竟然同心,而且如此心急,康熙万般无奈,已经决定把纯悫嫁出去,回头再设法安抚策凌,并设法将婚期拖上一拖,抓紧时间教导纯悫。

  意外的是,阿格策旺日朗自己提出了人选,那句“她能够在准噶尔生活”更是打动了康熙,首次完全相信这个年轻人的诚意。他想到的,阿格策旺日朗也已经想到。

  正如阿格策旺日朗所说,楚言身上有一种力量,看似漫不经心,随心所欲,处事往往出人意表,却又妥帖自然,水到渠成,不带丝毫张扬。能够应付宫里上上下下各色人等,能够凭一首歌化去白云其吉格的敌意,能够不知不觉地收服阿格策旺日朗高傲的心,她大概是最好的人选了。

  康熙却有些舍不得,舍不得宫里从此消失的那份欢快,舍不得那些稀奇古怪让人好笑又喜欢的故事,舍不得那双娇憨顽皮的眼睛,舍不得那个乖巧又大胆的女孩。阿格策旺日朗又说对了,在他心里,楚言是一个女儿,想把她留在身边,宠爱着放任着,等着她不停地制造惊奇惊喜。万一她的生命凋谢在准噶尔,他会痛心会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