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西域都护(下)

说起这霍钟阁的霍家,和皇族刘家的关系可真是不浅,打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那时候,霍家人就跟着刘邦打天下了,那是绝对的老班底,后来,刘邦打赢了项羽,坐稳了天下后,留侯张良决意归隐,临行前,将霍家的族长霍逐叫到了身前,告诉霍逐,说自己就要归隐了,这些年,你奉命在我帐下效力,奔走效命,也算尽心尽力,念你是个老实人,我特意给你指一条明路。

张良的本事,天下无人不服,闻听张良有教诲留下,霍逐自然不肯怠慢,俯身求教,于是,张良给他留下了四句话:缓受爵,少居功,贪田产,耽酒色。

霍逐此人,虽不识字,却是一等一的机灵,听了张良的话,顿时明白了话中的关窍。

不久后,刘邦分封功臣,霍逐主动面求皇上,说自己即不识文字,又不通政事,更不懂军法,实在是不会当官,只会种地,如果让他去当官,纯属是一种煎熬。所以,恳请皇上,不要封官给他,如果硬要赏的话,就请多给他一些田产金银,美女姬妾,让他尝尽人间酒色,富足到老,便是最好。

彼时,天下初定,刘邦手下的这些个开国的老班底个个居功自傲,为了争权夺爵,明争暗斗,打的是头破血流,就在刘邦焦头烂额的时候,霍逐主动提出了这样的请求,简直称得上一股清流了。刘邦听了霍逐的话,十分感动,暗道:“这才是好臣子啊!”于是,刘邦赏给了霍逐长安城中最好的田产,让他安度晚年。

就在霍逐沉湎酒色,美美的当他的富家翁的几年中,刘邦开始了对往日功臣的大举清理,有道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初为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之中,共有八个不姓刘的人被封为王,即:张耳、卢绾、韩信、彭越、英布、韩王信、臧荼、吴芮。这八个人里,除了张耳与吴芮号称是年事已高,自然死亡之外,其余六个五个被刘邦弄死,一个被终身软禁。封王者,尚且如此,更别提那些封侯封官的人了,一轮轮清洗下来,当年打天下的老班底,几乎所剩无几。话说这刘邦为啥要这么做的呢?原因有三:一是这帮人本事太大,刘邦深有感触,如今张良已经退隐,刘邦更加担心他们日后造反,自己按压不住;二是这帮人恃才傲物,恃宠而骄,结党营私,暗中形成了不少势力;三是这其中有不少人裹进了太子之争,试想这当老子的刘邦还活着呢,自己手底下的大臣就去惦记立太子的事,搁谁谁能忍得了?于是刘邦一怒之下,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始屠戮功臣。

这场风波过去后,朝堂上一片凋零……

然而,光杀是不行的,皇帝身边不能缺少他信任的人干活啊!于是,刘邦思来想去,猛地发现,还有个霍逐啊!这厮既没有大野心,也没有大能力,更没有什么大志向,诗、书、兵、政一概不通,早年就是个奋勇冲杀的大头兵,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关键是没理想,够忠心!不重用他,还重用谁呢?

就这样,霍逐从日日纵酒没啥事,吃饱喝足睡小妾的好生活中,被刘邦拎了出来,直接拽进了宫,命他统领内卫亲军,教授太子读书。

群臣闻听此事,瞬间明白了缘由,话说这霍逐大字不识一个,自己看书都费劲,还教什么太子读书啊?皇帝这道旨意就是明明白白的在告诉众臣,太子就是下一任的皇帝,霍逐就是我留给太子的保驾之臣。

没多久,刘邦就升天了,霍逐也没辜负刘邦的信任,保着太子登基,坐稳天下,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延续下来……霍家成为了历代皇族最信任的门阀,霍家的子孙无不身居高位,显赫朝堂……

就这样,霍家慢慢的传到霍钟阁这一代,作为霍家的嫡长子,霍钟阁从下就被送到了宫中,与一众刘氏子孙共同读书。由于汉成帝在位多年,却没有儿子,于是在绥和元年,汉成帝立了帝弟定陶王刘康之子刘欣为太子,次年,成帝去世,刘欣继位,是为汉哀帝,刘欣的胞妹刘炽也因此被封为了颍德公主,由于霍钟阁自小便与一众刘氏皇嗣共同读书,故而早早的便和颖德公主暗生了情愫,然而这颖德公主和霍钟阁这你侬我侬的日子没过多久,就出了岔头——西域爆发动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