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2/3页)

贺时这一提点,月月听了觉得很可行的呀,最近街头偶尔是能遇见洋人的,小丫头已经琢磨着平时是不是书包里就塞条手帕了,似模似样跟贺时商量了起来。

事实上,真要把这些东西卖给洋人,最好的办法是把东西放到中英街靠中方这边的商铺代销,但贺时有心锻炼孩子,也不给支这招儿,给她出主意让沈国忠拿家具厂的碎料做点正方形的小盒子,手帕用盒子包装好,可以周末去卖手帕。

无它,周末他或沈瑶才有时间陪着,锻炼孩子是一回事,不是真的完全放手,毕竟小丫头年龄在那里。

这事小丫头是当大事办的,那是相当看重,沈国忠做的那盒子上,她还非要让刻一枚小月亮,好在这也不是多难的事,自家外孙女的事,不说简单刻一轮弯月,雕花刻朵的他都得给办了。

等到周末,全副武装的小丫头在贺时这个当爸的压阵,小石头这个哥哥陪同下出门蹲旅游团去了。

说是全副武装,那是因为小丫头观察了几天集市上摆摊儿的大妈,人人都有个装钱的大皮革包,黑色的。

她嫌太土了,还没有儿童款的,一点儿都不衬她,自己花了一天时间缝了个漂漂亮亮的斜挎包,包上还绣了一轮黄色的弯月做标记。

拿了两个袋子,兄妹俩一人拎了十盒精包装的手帕雄赳赳气昂昂出门去的。

原本只当是陪孩子一乐的事,没成想第一回出门,才不到十点,兄妹俩兴冲冲回了家,手上只有空布袋,那些个盒子不见了,月月捧着自己的小月亮挎包,一进家门就报捷。

“我赚钱了,外汇,妈妈、橙橙瓜瓜快来看!!!”

那兴奋劲儿,遮都遮不住了,沈瑶看到随后进屋的贺时手中空空,挑眉:“这就都卖出去了?”

她以为小丫头一上午能卖两三条就不错了,毕竟没铺子没店面的,就那么上街兜售,现在深圳是有洋人出没,可也没到满大街都是那一步。

贺时笑笑,跟小丫头道:“你自己跟妈妈说说。”

就小丫头这兴奋劲儿,不叫她说一说都宣泄不了,贺时就看到自家小闺女一脸兴奋的点头,一边从包里掏出外汇放桌上给大家看,一边说:“今天没守到多人团,就碰到两位大胡子伯伯,我和哥哥上去推销我们的帕子,两位大胡子伯伯看了夸我绣得特别好,全买了,说要带回去送给朋友们。”

至于外汇,小丫头不认识,爸爸说值将近五百人民币,五百。

五百……

一条帕子二十五块钱,前些天看到贺时带回家的资料,深圳这边的农民一年的人均收入才一百七十四块吧,一条帕子够人家赚两个月了。

沈瑶这时候只有一个想法:老外,人傻钱多啊,这钱有点好赚,她是不是得琢磨琢磨只把化妆品往外倒腾啊。

出口特区,那就可着劲儿赚外汇就对了,那些化妆品先不琢磨内销了,专往国外卖吧,这也算为增强国力出一份力了。

小丫头是不知道她妈想什么,她那眼睛里都要冒心心了,把钱往自家妈妈手里一塞:“妈妈,加我之前存在你那里的有九百多了吧?”

小丫头问是这么问,其实这一路上早算明白账了,九百八十五块钱,她发财了,学校有哪个同学有她这么富有,还是靠自己的能力赚的。

小丫头沉浸在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中,满足得不得了,等沈瑶点了头,屁颠颠进屋拿自己的宝贝账本记账了。

沈瑶是不知道,这还只是个开始,小丫头周一去上学,估计跟老师同学炫了自己的战果,然后从班里一个小胖妹那里听说,深圳还有个叫沙头角的地方,有条中英街,附近的不少人都会到那边赶集的。

小胖妹爸爸就没少往那里去,能捣腾到很多好东西的地方。

小丫头一听乐了啊,这样的地方必须得去长长见识的,她把自己下一站兜售绣帕的地方定在了中英街,回家就找自家爸妈商量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