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简直……(第2/3页)

说完觉得这实在是个好主意,紧省了一辈子的人,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这样花钱,尤其是票比钱金贵,还要用票,脚烂一烂都算了,又不是不会好。

沈瑶对这些事情还真不太了解,如果知道的话,她大概不会紧着贺时一个人换,只是换也换了,看贺时半点都不为难的样子,她拉住了王云芝,说:“妈,买套鞋吧,你们脚都烂成那样了,这鞋子爱惜着穿能穿好些年的,贺知青那里拿这三张票的时候并不为难,我觉得他可能不缺这个,要么咱旁的地方多补偿他一些?”

心里跟王云芝倒是想到一处去了,以后有吃的多给贺时送一些。

这三张鞋票,下了早工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饭的时候商量了一下还是留下了,王云芝吃过早饭特意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往乡供销社去了一趟,跟着一起去的还有沈瑶。

母女俩是买套鞋去的,尽管沈瑶现在看着和平常人无异,到底是当个孩童一样养了这么些年,王云芝还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去,至少这头一回,她得亲自领着。

王云芝走路很快,沈瑶得加紧着才赶得上她,也能理解,双抢的时候请假出来,大家都没白没黑的忙呢。回到村里已经十点多,东西都是叫沈瑶拿回家的,王云芝直接就往田里去了。

中午一家人回家吃饭,等下午出工就都换上了崭新的套鞋,队里一群社员可眼馋坏了,都问哪来的鞋票,王云芝只说是沈国忠找知青换的,并不细说。

沈国忠乘着社员没注意的当口特意找贺时道谢,又塞了五块钱给贺时,低声道:“瑶瑶不懂事,也不知道票多难得,才敢用几顿饭跟你换三张票,你也太厚道,这钱算是我跟你换票的,我知道不够,瑶瑶说的请你吃几顿好的还作数,贺知青你别嫌弃。”

贺时看看沈国忠脚上穿的套鞋眼里闪过笑意,换鞋票原来是为了家里人,这小丫头心智不高对家里人倒是真心实意的好。事实上几次接触下来,他完全不觉得沈瑶哪里傻,如果不是有爬床那件事,不是村里人和知青都那么说,他会怀疑是自己弄错了。

村里人这段时间劳动强度很大,沈瑶想着要给自家爸妈和弟弟补一补,提着畚箕去了溪边捞鱼,穿越过来二十多天,她已经渐渐融入到这里的生活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她会为了吃好些去付出相应的劳动。

她没有沈刚的娴熟,折腾到三点多不过收获了三条巴掌大的鱼,两条留给了自家吃,一条拎着往五奶奶家去了。

她去的时候,老太太端个碗正准备出门,见了沈瑶拎着的畚箕里还蹦着的鱼,没等问就听沈瑶说是送给她吃的。

她也不出门了,笑着说:“那正好,不用我送一趟了,这肉你自己带回家。”

把手上那碗往沈瑶手里放,沈瑶见碗里放着小孩子拳头大的一块肉,肥少瘦多,她眼睛粘在那上面几乎拔不下来。来这么久,就吃过她爸开会带回来那一块指肚大小的肉,还没吃过猪肉,能不馋吗?

“五奶奶,你这肉哪来的?”村里人到这会儿手里还存着肉票的真不多了,至于高价肉也没听说村里有杀猪指标。

老太太拉了她进屋,说:“中午咱队里的徐知青送过来的,面粉和白米各一袋,还有一斤肉,说是贺知青给钱让他买了往我这送的。”

听是贺时,沈瑶挑了挑眉,看不出啊,那位贺知青还是个关爱老人的?这位真是一次次刷新她对他的认知。

“这么多东西,我不好意思收,可也说不通,徐知青说我是烈士家属,有能力的时候照顾些是应该的,放下东西就走了,我琢磨着晚上把这肉做了叫他们来家里吃,想着你们家指定也很久没沾肉了,就给你割了一小块,你端回家去吧。”

老太太说到烈士家属这里,心情还是很复杂的,她一生生了四个孩子,只最小的沈国怀养住了,也有出息,去当了兵。可是现在想想,她情愿他就在家里种种地,平平安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