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第3/12页)

“父亲,求您了,我求您。就来听听吧,哪怕只是几分钟,然后您自己决定要不要继续。还有母亲。求您了,求您了,劝劝母亲吧。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你们一定会……”

“斯蒂芬,你该回到台上去了。你的名字都印在了节目单上。你已经现身过一次。你至少总得有始有终吧。让大家看到你至少已尽力了。好了,那就是我的忠告。千万别在意他们,别管他们的窃笑。即便他们开怀大笑,就好像舞台上演的是一出滑稽哑剧,而非一支庄严深邃的乐曲,即便是那样,你也要记住,至少你母亲跟父亲为你勇敢坚持到底而骄傲啊。是的,你现在得上台去了,要坚持到底啊,斯蒂芬。不过你得原谅我们,我们只是太爱你了,所以无法亲眼目睹你的演奏。其实,斯蒂芬,我觉得这样做会伤透你母亲的心。现在,你得去了,没多少时间了。去吧,去吧,快去吧。”

霍夫曼转过身,一只手扶着额头,好像感到头昏脑涨,天旋地转,他这样走了几步,然后突然挺直了身子,又回头看了看儿子。

“斯蒂芬,”他严厉地说,“你该回到舞台上去了。”

斯蒂芬继续盯了他父亲一会儿,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请求已然无望,于是转身沿走廊走去。

斯蒂芬又穿过了一连串后台门,心中五味杂陈。他没能劝服父母回到座位上,自然沮丧无比。此外,他能感觉到内心深处那缠人的恐惧苏醒了——即,他父亲所言属实,他确是一场巨大欺骗的受害者。不过,他一走近侧厢,自信心便很快又回来了,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那咄咄逼人的冲动,他要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大能耐。

斯蒂芬回到了舞台上,发现灯光稍暗了些。但是,礼堂远没有全黑,而且,许多宾客仍站在那里。他还能看见,在大厅各个角落,当有人弓身走过一排就座时,一波波的人群便站立起来。年轻人在钢琴前坐定,而周围的噪音只稍稍有所降低,在他等待情绪稳定之时,喧闹声依旧持续。忽然,一如之前,他冷峻的双手准确无误地落下,奏起了《玻璃激情》的开篇,唤起了一种介乎震惊与兴奋之间的情愫。

短短的序曲行进到一半时,观众们明显安静了许多。他弹奏完第一乐章后,整个礼堂已经完全安静下来。站在过道上聊天的人仍旧站着,但好像全都僵住了,双眼紧盯着舞台。那些已经落座的人专注地看着,听着。一小群人聚在一个入口处,最后一批缓慢入场的人停在了半路上。斯蒂芬开始弹奏第二乐章时,技师立即关掉了观众席的照明灯,我再也看不清观众席了。但毫无疑问,人们受到的震撼将继续笼罩大厅。无可否认,有此反应的一大原因是,观众们吃惊地发现,正如他们目睹的那般,他们自己的年轻一代中竟有人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准。除却专业技巧,斯蒂芬的弹奏中还有着某种奇谲的力度,让人无法忽视。此外,我感觉,在场的许多人对今晚这一意外的开场吃惊之余,还将其视为一种预兆。假如这只是前奏的话,那余下的节目将会如何呢?今晚究竟会不会是本市的一个转折点呢?在我下方这许许多多吃惊的面孔背后,这些好像都是不言而喻的疑问。

斯蒂芬用一个怅惘又略具反讽的尾音圆满地结束了他的演奏。完毕后,众人沉默了一两秒钟,然后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年轻人一跃而起,向大家致谢。他显然很高兴,尽管父母没能到场见证这一胜利让他倍感沮丧,但他绝不允许这份情绪表现在脸上。在持续的掌声中,他向观众鞠了几个躬,然后便匆匆退场,或许是突然想到自己的表演仅仅是整台晚会小小的一部分吧。

热烈的掌声噼里啪啦地持续了一会儿,然后慢慢平息,变成了兴奋的低语声。这时,人们还没来得及彼此交换感想,一个满头银发、表情严肃的人就从侧厢里走了出来。他慢慢地、自命不凡地朝前方的演讲台走去,此时我认出,他就是我到达那一晚主持表彰布罗茨基晚宴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