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火烧三岔河口·上(第3/16页)

金麻子就靠这嘴上的本事,拿药渣子和江米面儿搓出来的大力丸也卖了不少。眼看着铜船会就要开始了,他把钱揣好了,刚要收拾摊子,正好缉拿队费通费大队长带着俩巡警打眼前过,正好看见金麻子,一脚踩在摊子上:“又出来卖野药,没收非法所得!”身边的巡警上去就是俩嘴巴,把金麻子的钱全抢走了,这一天白忙活。金麻子之前想得挺好,那套说辞全没用上,他可忘了,跟穿官衣儿的有道理讲吗?金麻子心里这个别扭,跳大河想死的心都有,但是没看完过铜船就死,那可更亏了。当下将地上铺的破布卷起来往身后一背,也挤进人群争着抢着去看热闹。

那位说在河边看个铜船,纵然一年一次,何至于这么热闹?您是有所不知,铜船不是过去就完了,河岔子上搭了一座木台,几百条汉子相对而立,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丑的、俊的,老的、少的,吊着膀子瘸着腿,嘴歪眼斜、神头鬼脸,什么样的都有,可没一个善茬儿,一个个短衣襟、小打扮,拧着眉、瞪着眼,咬牙切齿,剑拔弩张,似有深仇大恨一般,台下大批巡警严防死守。这座台子才是最热闹的地方,双方均为漕帮,要在台子上分个高低、拼个死活。

说起来这也是铜船会的一个传统,天津城位于九河下梢,漕运最为发达,漕帮是当地最大的帮派,从大明朝开始南粮北调,维持漕运六百年,运河上的粮船、货船全归他们管,其中有漕帮自己的船,也有私人过来投靠的,因为在运河上行船得给官府交钱,如果说你自己交,一条船一百块钱,交给漕帮也就八十,他们自己留下二十,给官厅交六十,搁现在时髦的话讲叫“团购”,当然可不只是因为一次交得多才便宜,这其中多有官私勾结、明争暗斗,非得是漕帮才有这么大的势力,寻常的船户绝对干不了这个。你若说认头多给钱,就是不愿意入漕帮,那也不是不行,可有人明里暗里找你麻烦,说不准什么地方就出了岔头,让你吃不了这碗饭。由于干这一行的人太多,不可能全是一条心,别管什么帮什么派,都是为了独霸一方挣钱,难免分赃不均,什么师徒兄弟道义也顾不上了,所以漕帮内部也分门别派。远了不说,三岔河口就有两大帮派,上河帮把持北运河,下河帮把持南运河。在过去来讲,南、北运河称为潞、卫二水,两大帮会的官称是潞漕、卫漕,老百姓俗称为上河帮、下河帮,各辖一条运河,双方素来不睦。南北两条运河在三岔河口分开,船户们从谁的地盘过,钱就交给谁,所以这两个帮派之间争斗不断。

上下两河的帮会,谁也不愿意铜船从自己的河道过,因为铜船又大又慢,还不止一艘,一来就是十余艘,只要大铜船一进来,其余的船只都得让道。不仅上下两河的帮会,脚行和锅伙也是这样,南北运河是所有人的饭碗,这些人睁开眼就欠着一天的饭钱,过铜船这一天干不了活儿就得挨饿。上下两河的势力,为了此事经常发生冲突,那可没有小打小闹的,往往是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的大规模械斗,死伤甚多,官府却管不了,这是漕帮内部的争斗,该交的钱交给你了,死走逃亡你别掺和,几百年来一直是这个规矩,官府的权力再大,管不了江湖上的帮会,也不愿意管,只要不是杀官造反、殃及无辜百姓,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也无妨。

可是冲突越演越烈,严重危及了地方,官府坐不住了,怕闹得不可收拾,真出了大乱子谁也脱不了干系,只得从中斡旋,最后上下两河帮会达成了协议——过铜船之前,双方在三岔河口的河岔子上较量一番,这得有个规矩,立下文书字据,不准群殴械斗,可以一对一个,生死不论,哪一方落了败,就在台上晃动令旗,龙船从远处望见令旗,就带铜船往这边开。起初只是为了争河道,年复一年斗到如今,胜败已不止于争铜船了,更为了在天津卫老少爷们儿面前抖一抖威风、显一显锐气,胜的一方这一年扬眉吐气,压对方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