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古代严父(五)(第2/3页)

宋老三背上晾制好的粉条,趁着天还没亮,赶往嘉平县知州府。

祁盛刚宣布这个消息时,有些投机取巧想讨赏钱的泼皮无赖还想着随便用个方法糊弄他,祁盛也不恼,只是在他们说完一人赏了二十板子,才让这些不干正事的人打消了占便宜的想法,如今前来献点子的人越来越少,却始终没有让祁盛太过满意的,祁盛皱眉,再没有好点子,只怕就得他私下偷偷安排了。

这样想着,就见门前衙役过来传消息,祁盛挑眉,已经有五天没有人来献点子了,希望这次不要让他失望。

来到前厅,祁盛看着一身补丁的粗布衣裳,紧张的自从进来就跪趴在地上不敢起来的老实汉子,无奈放轻语气:“起来回话吧,本官又不能吃了你。”

宋老三颤颤巍巍的起身,头也不敢抬,手里紧紧抓着背篓等着祁盛问话。

祁盛为了让他放松开始和他聊起家常:“家里孩子几个?如今可有安排他们上书塾?”

宋老三如实回答:“回……回大人,草民家有三个小子,不过……不过他们还小,都没有送去读书。”

宋老三家最大的孩子六岁,也到了可以送去念书的年纪,可惜他们家穷,养活一家子吃饱饭就已是不易,更别提让孩子们读书识字了。

祁盛皱眉,还以为如今家家户户日子都上来了呢,看吧,这不就有一个过得比较苦的。

祁盛追问:“你们家有几亩地?平时除了种地都靠什么营生?”

宋老三紧张,继续磕磕绊绊的回道:“回大人,草民家里有二分地,平时草民会四处打短工,媳妇在镇上卖豆腐。”

原来是地少啊,不过如今来往商人多,卖豆腐生意应该不错啊,而且做工的地方也多,怎么看着日子过得这么不好?

祁盛虽然不想为难他,还是好奇追问道:“既如此,每月应当也有不少收入,怎地瞧你日子过得还是这般贫苦?”

宋老三吓得又跪趴在地上,只以为知州大人嫌弃他家给平州拖后腿了,连忙解释道:“回大人,草民媳妇当初怀三儿时因操劳过度不幸早产,虽然三儿顺利生下,但母子二人这两年都有些体弱多病,家里赚的钱如今大都花在药钱上了。”

宋老三一口气说完,战战兢兢的等着祁盛发话,一边叹息老天不公,让他们家刚有点好日子又被打入谷底,一边又担心害怕祁盛会把他打出去,早知道来时就狠狠心做身新衣裳了。

祁盛了然,这才放下心来,他就说在他治下,除了那些懒汉二流子不思进取,怎地还会有如此老实的汉子过得艰难。

祁盛又招呼他起身,遂才问道:“那你今日是有什么整吃番薯的好点子新花样?”

祁盛想好了,只要这点子不是故意糊弄他的,他都会多奖励这人一点银子,瞧这胆子还敢来官府,要不是为了多挣点银子,恐怕这人拽都拽不来。

宋老三看祁盛没有责怪他也稍微放心了些,大人果然如他们说得一样,宽厚温和,刚才盘问想来也是在关心他们的生活。

宋老三抓起背篓,用干净的布巾抓起一把粉条,赶紧回道:“回大人,这是草民媳妇多日尝试做出来的粉条,在热水里泡开后煮熟了再加些辣子葱蒜,比面条还要香!”

祁盛闻言很是惊讶,难道这粉条还真让人想出来了?他也不自持身份了,忙走过来接过番薯粉条左右看了看,心里有些惊喜又招来下人:“去,把这粉条用热水烫开,按他说的做两碗端来。”

下人领命而去,祁盛又详细问了制作粉条的步骤,不由满意点头,虽说流程还有待完善,不过能做出这样已经值得嘉奖。

直到吃上煮好的番薯粉,祁盛才好好夸赞道:“不错不错,你这个粉条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点子,来人,拿五百两银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