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3页)



看到这里,小刘有所收获,分析道:“这么看来,张建南和沈萍的婚姻的确出现了问题。张建南需要向朋友借钱还赌债,说明在经济上已经受到了沈萍的控制。那么凌广锋说沈萍在秘密策划离婚,这个可信度就比较高了。”“嗯。”罗飞点点头表示认同。

小刘得到队长的鼓励,精神头“噌”地长了一块。他兴冲冲地将资料翻过一页,继续往下看。

这页纸的最上方仍然是一名男子的照片。不过和张建南相比,这个男子实在是寒碜了很多。他身形瘦小,可能连一米七都还不到;小小的眼睛藏在硕大的玻璃镜片后面,那近视看起来至少也有五百度以上;头发腻乎乎的,软软地搭在脑门上,又长又乱;他的穿着也很难说得体:一件半旧的白色衬衫,领口处露出内衣的痕迹,下半身的西裤也是松垮垮的,过长的裤脚遮住了皮鞋,给人一种很不利落的感觉。

然而在照片下方,这名男子的履历却又令人肃然起敬。

“凌广锋,28岁,天蝎座。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研究生。性格内向,喜安静。交友不多,但口碑甚好。高中时和沈萍是同学。凌广锋考入清华大学期间,俩人间曾有过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但凌广锋毕业回到龙州之后,俩人却因生活方式相差过大而分手。凌广锋对沈萍似乎念念不忘,因为他分手几年来再未找过女友。俩人多年来仍然时常保持着朋友间的联系。”

“清华的高材生啊。”小刘赞叹道,同时又转回目光将那照片再次审视了一遍,然后他忍不住摇摇头,“从外表真是看不出来呢,就这照片,还真有点‘技术民工’的意思。”

“技术民工?”罗飞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颇有些不解。

“呵呵,这是网络上的流行语,用来形容这些高学历的工科毕业生。他们学识丰富,在各自的专业里都是技术高手。不过他们往往其貌不扬且不修边幅,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比较差,只知道沉浸在自己的技术世界里,整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这一点上就像是劳苦的民工一样。所以就有了‘技术民工’这个词。他们自己似乎也认同这样的称呼,还经常挂在嘴边自嘲呢。”小刘难得遇到罗飞不懂的事情,说起来神采飞扬,头头是道。

“技术民工……”罗飞轻轻重复着这个词,心中则感叹中国文字的神奇——用如此精短的语言便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了一类人群的特征肖像。的确,这样的技术人员有着某些与民工相同的特质,罗飞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因为他们和民工一样,是这个世界真正的建设者,“民工”这个词理应获得人们更多的尊敬。

可惜的是,社会上绝大部分人的想法却和罗飞是不一样的,他们欣赏的是那些享受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的人,是那些擅于表现而不是独蕴内涵的人,就好比张建南和凌广锋,当这两个人同时出现的时候,人们的目光往往会集中在前者的身上,而后者注定会在一个无人关注的角落里独自寂寞。

沈萍是不是也由于这些原因才和凌广锋分手的呢?当她投入张建南的怀抱之后,也许这才比较出前男友的好来。所以她要在离世之前和张建南离婚,这个计划只有凌广锋知道,说明后者终究是她心中最值得信任的人。

在罗飞思索这些问题的时候,小刘已经把资料翻到了最后一页,他的目光遽然跳动了一下,这也是罗飞不久前翻到这页资料时出现过的神情。

让他们动容的正是照片上的那名男子——翡翠湖度假村的老板郑天印。

成熟、敏锐、干练、老辣——这就是郑天印给人带来的感觉,而这感觉仅仅透过一张照片便已经清晰无误地传递了出来。他长着一张国字形的方脸,浓眉眀目,面部表情和蔼可亲,但那眼神中却透出一种锐利无比的感觉,即使只是和照片对视着,你也会觉得这个人早已看透了你的心思,他完全能够将你的一举一动掌控在鼓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