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登基(第3/10页)

在这精兵围绕之中,男人略有些紧张与拘束,脚步又急又快,几乎是踉跄着跪倒在营帐中间,头都不敢抬起。

上座的男人开口,却是一口极流利的中原话:“周大人起来吧,无需多礼。”

“谢左屠耆王。”

男人颤颤巍巍站起来,小心抬起头,却见手臂粗的牛油蜡烛间,那人身材高大,浓密的长发扎成一条条小辫,又汇成一股极粗的束在脑后,五官极为深邃,一望便知不是中原人。

“周大人所说的‘厚礼’何时能到?”

“在,在路上了。”

冒曼又审视着男人,克制住心底冷嗤声,若不是他找了人送来一封密信,直言有办法对付江载初,他早就忘了当日能入关来,便是托了这位仁兄的福,竟异想天开地许诺万金“借兵平乱”。

为了以防万一,冒曼派人将周景华救出,听他说的那个方法,他却觉得颇不靠谱。

若不是可汗亲临此处,自己又顶着巨大压力,想要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击溃洛军,他也不会听着周景华的建议去做那件事。

“还有几日能到此处?”冒曼沉吟了片刻。

“三日内必到。”周景华忙道。

乍闻这个名字,周景华脸上顿现扭曲的表情,良久,方道:“大王只要这件事听我的,便是要他下跪臣服,也不是难事。”

“周大人,如今江载初着实对铁浮屠一筹莫展,连战连败,我救你不过因了往日的情分。”冒曼冷笑了一声道,“你那些手段,当真是洛人风格,下作得很。”

周景华用力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毒蛇般的光亮,低下头道:“是。”

冒曼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先下去。

这个夜晚,已经可以察觉到对方正在频繁调动方阵,冒曼一伸手掀开厚重的幕帘,远眺这函谷关。决战就在近日,关山万里,戎马半生,先辈们用了数百年未曾做到的事,就要在自己手中完成。冒曼只觉得自己一颗心跳得如同战鼓。

这一夜洛军的营帐中,确实颇不平静。

副帅营帐中,挤满了高级将领。

景云看着底下一张张不甘的面孔,只觉得脑袋如针刺般,一波接着一波的痛。

“景云!为何让我虎豹骑让出一千五百匹战马?!”孟良从进帐至今,就是暴跳如雷的模样,“我的士兵没了马怎么打仗?!”

他开始还在耐心解释,无奈进来的将领越来越多,渐渐地,景云沉了一张脸,一言不发。

吵了好半天,景云的耐心耗尽,终于猛地拍了桌子,大声道:“你们闹够没有!”

帐内安静了半晌,景云站起来,面色阴晴不定,看着众人道:“不愿换马,你们怎么不愿去向殿下请命?一个个在我这里闹算什么英雄!不知道我也是奉命办事吗?!”

“你虎豹骑换了一千五百匹,可知我神策营换了多少?”景云狠狠盯着孟良,逼问道。

孟良怔了怔,犹自不甘心,嘟囔道:“反正我不愿换!我这就去找上将军,就说虎豹骑明日愿首战出征。那铁浮屠就交给我们来对付好了。”

景云不怒反笑:“好,你去找上将军!”

营帐中火药味渐浓,忽听有人道:“关宁军愿意换出这一千匹战马。”

人人转向那个方向,连秀面容平静道:“我这便去布置。”

“连秀!你可是被铁浮屠打怕了吗?”孟良闻言脖子一梗,没好气道,“你可知这些战马是换给谁的吗?那几千人我已去看过,个个蔫巴巴的,哪像能打仗的样子!回头你怎么对得起你手下的兵!”

“连秀正是为了对得起手下将士的命,才愿意将战马换出。”连秀深吸一口气,“在座各位,可曾和铁浮屠交战?”

无人应声,只是从他们的脸上,能看到不服与好奇之色。

“关宁军五千精锐,追击匈奴时与他们撞上,上将军同我亲在前线指挥,五千人还是被打残,只剩一千多人回来了。”回想起当日惨痛战况,连秀用力咬牙,脸颊上肌肉微微鼓起,“诸位或许觉得是关宁军不够勇武,可我现在敢这样说,关宁军若是和铁浮屠重遇,我们眉头不皱就能再上!可是五千人还是会如上一次这般,折损大半而归!你说我怯懦也好,胆小也罢,这一次,我还是信上将军的安排,自然有其道理所在。”连秀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