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

今天在电视上看到一段采访,一位佛像雕刻家谈对艺术的理解和自我追求,他说的一段话让我突然对他这个人产生了兴趣。

他说:“有一次,在南普陀寺后山看到了成百上千尊佛像,它们被生产,被供养。主人在还愿后就把它们安置在寺庙里。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我在想我可以做些什么呢?一开始我把这些佛像一尊一尊地请到一个平台为它们拍肖像照,大概拍了上千张之后,我突然觉得它们像在流浪。人们原来有求于它,但是在它的作用被用尽的时候,对它的感情就转移了。”他貌似看到了人们内心的无限私欲。

是啊,我们多么现实,我们在追求什么呢?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如果这样划分,我想,人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都会孜孜不倦地追求吧。

昨天我约了摄影师为书的内页拍摄夜景照片,当我们走到一个商场的门口时,看见广场上有一个二十出头的男生在跳街舞,旁边的一个音响放着音乐。周围有很多观看的人,天气已经很冷了,他还穿着短袖在跳,很有热情和张力。

我停下来看了一会儿,突然想到我有次在首尔,貌似弘大附近,有很多学生和演艺公司的练习生在街边表演。他们为的不是赚钱而是找个舞台锻炼、展现自己。当时一个女生特别认真地唱了一首歌,虽然麦克风、音响都很差,但还是把我感动了。我看到了很多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坚持的人,他们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强大。

记得有一部电影叫《立春》,讲的是社会现状和梦想。里面有句台词:“每到立春的时候,我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然而整个春天过去了,什么事情也没有……”我觉得这句话像极了王彩玲的一生,她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用一生去相信梦想。最后当生活磨平了一切,仅仅像许许多多庸庸碌碌的平凡人一样,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在影片中她一直在重复一句话:“我一定会唱到中国歌剧院的。”可能有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痴人说梦,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般信念,怕是这个人也没有了追求。

当她祈求院里领导收留自己时,遭到了拒绝。她推开门站在走廊里放声歌唱,这一段击中了我的心,我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无奈与渴望。

有很多人会疑惑,到底是坚持追逐梦想,还是先解决生存问题?

我以前拍戏时认识了一个朋友,他特立独行,不认识的人会觉得他不好接近,因为他只是与有共同思想的人聊天。他演戏很棒,有节奏,有想法,但一直没有好的机会,也拿不到好的剧本,经常拍一些他所谓的烂戏来维持生计。

前段时间的一个深夜他发来微信,恰巧我没睡。他说翻了一圈通讯录,想跟我说说话。我们聊起了现状,这家伙是个十足的愤青,看不上这个剧本,看不上那个导演。我说你要想清楚你留在北京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真的没那么爱这行就回家吧,别耽误时间,可能你把时间用在别处早已有所成就了。他说:“我爱这行啊,但是不能委屈自己拍这样的戏,拍下来有什么意义,没有代表作品不说,赚的钱也只够交房租。”

其实他跟很多年前的我很像。演员谁不想跟李安合作,但恐怕你跪下求也没用,演艺圈真的靠机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因为关系很好,我怼了他几句:“你是有彭于晏的身材还是有梁朝伟的演技?你是有王俊凯的年纪还是有金城武的脸蛋?你能告诉我你凭什么吗?如果你说不出来就拼命地拍戏,让人家认可你。一部一部地拍,好好演,然后跟导演处好关系,让人家下次还能用你。哪怕是烂戏,没关系,去拍。不说赚不赚钱,你也好歹是在工作着,人在工作中的状态和在家的倦怠是不一样的。心态好了机会自然就来了。你一年前就跟我说过同样的话,你能告诉我你一年中的变化吗?是有一部代表作品了,还是存款增多了,还是找到人生伴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