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灯塔下的尸体(第6/7页)

首先新宿署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目前只有间接证据而没有物证,但是在清子被杀了三个月后,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对象樽见就被杀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是这样考虑的,凶手是不是在同时威胁着岛崎和樽见?而威胁他们的原因,我们认为在于川岸的被杀。如果清子是川岸被杀的同谋犯,那么凶手会认为清子的存在就是对他的威胁。就像前面的资料介绍的那样,清子坐在了追尾的车里,并且看清了凶手的面容,威胁当然就成立了。还有,樽见最有可能是川岸的最后一名乘客的话,同样他接触凶手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以川岸为轴,凶手、清子和樽见良胜三个人的接触不是十分显著吗?”

但是涩谷署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请等一下,如果是清子在追尾车里的话,因为她不会开车,所以司机还在车里。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凶手仅杀死清子一个人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吧?”

新宿署又重新回忆了涩谷署的意见。

“那么只能认为樽见在追尾的车里。”

来自玉川署的永井也发了言。列席的人员不禁为之哗然。到目前为止,这倒是新鲜的看法呢!大家的目光顿时一齐转向了永井。

“认为樽见就在被追尾的车里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是到现在为止不是还没有发现清子和樽见之间有什么关系吗?”那须插了一句。

“仅仅没有发现不等于没有关系嘛!也许当时他们之间的关系被隐藏了,三年后在银座又见面了呢?”

“这么说,从阿芝到奥泽川岸拉的最后一名乘客就不是樽见了?”新宿署的人员问道。

“是不是他也没有什么妨碍嘛!”永井答道。

“那么后来打电话说有东西丢在了车上的人就不是樽见了?”

“因为没有证据证明那名乘客就是樽见,所以是不是他也没有什么关系。”

“不是樽见又是谁呢?”

“目前还不清楚,不过是谁也没有关系,作为最后的乘客,肯定是把一件不能公开于世的东西忘在川岸的车上了。而且是为了得到它而把川岸司机杀了,然后又发生了樽见和岛崎清子的车发生了追尾事故。”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不能明白的问题。”

“哪点问题?”

“如果不是樽见,那么凶手是怎么知道岛崎和樽见的事情和他们的住址的?”

“这很简单嘛!追尾的车目击到了凶手嘛!当然也就知道了凶手的事情了,于是他们就受到了凶手的威胁。”

“追尾者就是这样知道了凶手的?”

“当然,也许追尾者以前就认识凶手呢!”

“可是为什么凶手杀死岛崎和樽见要等上三年?”

“这是他们忍了三年,终于忍不住了吧?于是他们才被杀了。”

这些解释对永井来说实在为难了。但是,樽见和岛崎的车是在凶手行凶的时候发生了追尾的看法却是很新的认识。永井的看法也使得“三案为一案”的认识得到了印证。

联合搜查会议的讨论结果,形成了涩谷署和玉川署的“连续作案”和新宿署的“独立案件”的两个看法。但是,就是在新宿署里,也不是没有支持“连续作案”的看法的,牛尾和青柳虽然属于少数意见,但他们也是倾向“连续作案”的。

樽见的周围也充满了可疑的气氛。他在错综复杂的财政界里游刃有余地周旋,从任何角度都会有人对他产生怨恨。特别是牛尾坚持的看法是基于樽见的尸体被发现的现场和尸体的状况。

“新宿的空地的确在都市里是一个盲点,但是既然是都市里,人很多,凶手肯定是会冒着很大的风险。案发的当日,樽见说了自己要回家晚一些,但是他几乎是正点下的班,也就是樽见已经预留了自己办事的时间。而且在他的尸体上也没有发现带有什么钱财。虽然可以考虑他是在办完了自己的事情后遇上了歹徒袭击被害,但如果是流窜作案,那么凶手就不应当知道在那个空地还有一个可以隐藏尸体的洞穴。通常流窜作案都是以抢劫金钱为目的,或是抢劫杀人后立即逃走,怎么会特意再把尸体放到洞穴里呢?如果是这样的情形,那么我就会认为凶手的目的并不是金钱了。凶手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樽见的性命。就像涩谷署说的那样,他们在针对女招待的被杀刚开始盯上了樽见时他又被杀,这件事就不是那么的简单和偶然了。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査清樽见,特别是川岸和岛崎身边有联系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