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二十章 绝望是件好事情(第3/6页)



  桔年也没有想到,经理听完了她辞职的理由,并没有答应,只说给她方一个没有期限的长假,不管什么时候假期结束,她都可以回来。

  意外之余,桔年再三感激,也顾不上听同事们的同情问候,匆匆赶回医院,那时已快到中午,她赶不及做饭,又错过了医院的订餐,只得在附近找了个还算干净的快餐店,买了两个盒饭。

  走至病房外,桔年已闻到一股浓郁的鸡汤味,还以为隔壁八号床小孩的外婆煲来的,推门进去,却看到三个人围坐在非明的床前。

  桔年第一感觉只是讶异而已,还有谁会来看非明呢?然而数秒过后她才猛然反应过来,那不是三个“谁”,站着的小伙子不就是望年?谢茂华坐在床侧,而桔年的母亲则一手捧着装汤的保温壶,一手用勺子往非明嘴里送。他们许久不见了,桔年又太过意外,以至于竟然不能在第一时间辨认出自己的血肉至亲。

  她不知道父母和望年怎么得知非明的病,又如何肯来,措手不及之下,只得呆呆的站在门口,不知作何反应。而谢茂华夫妇和望年也发觉了她的归来,一愣之下,都慢慢的站了起来,不约而同的看向她。

  也许大家都发觉了,说出第一句话是多么的难。

  “姑姑,公公婆婆和舅舅来看我了。”非明咽下嘴里的汤,怯怯的打破了四个大人的僵局,桔年从孩子的脸上看到了受宠若惊的惶恐。非明只见过她的“公公”、“婆婆”和舅舅一面而已,那已经是将近两年前的事,当时听说可以见到姑姑的家人,也就是她的家人,她多么欢喜雀跃。可那次见面却在大人们的不欢而散中冷淡收场,从此之后,非明再也没能从姑姑那里得知这些“家人”的消息。起初她问过几次,都被桔年左右而言他的搪塞了过去,后来也再不提了。桔年以为这么大的孩子会很快淡忘这些人这些事,没想到她一个个都还记得,就连眼里那种见到亲人的热切都跟过去如出一辙。

  “爸,妈,望年……”不止是人,连称谓都会生疏。

  谢茂华不说话,谢母放下手中的汤,双手在两侧的裤子上试了试,也显得有些局促。“听说孩子病了,我煲了个花旗参炖老鸡,补身体的。”

  非明看着桔年说:“是啊,姑姑,婆婆的汤很好喝的。”

  桔年悄悄的把凉了的盒饭藏到身后的桌子上,朝非明笑笑,“是吗,那非明要多喝一点……谢谢公公还有舅舅了没有?”

  “我忘了,谢谢公公……”

  “不用了不用了,我们顺便来看看而已。”

  “姑姑,公公说不用了。”

  “非明,你应该让公公婆婆坐下啊。”

  谢茂华夫妇闻言双双坐回原处,谢母摸了摸孩子的手,“这孩子很伶俐也很懂事,你姑姑把你教得不错。”

  说话间桔年用纸杯倒了水,沉默的递给三人。杯子送到谢茂华面前时,她微微低着头,不敢直视从小待她严厉的父亲。

  谢茂华接过杯子,貌似也有些尴尬,清了清嗓子,犹豫了片刻,才对非明说,“非明,替公公谢谢你姑姑。”

  非明的眼睛在几个大人身上徘徊,她不明白为什么近在咫尺的几个大人,却必须要靠她的转达才能交流,那已经埋藏了十一年难以言述的情绪,还有二十九年化不开的疏离,小小年纪的她怎么可能懂得。

  桔年接过母亲手里的汤,缓慢的继续喂着非明。她试过朝自己的三个亲人微笑,然而微笑过后,他们彼此间除了无比客套的“请坐”、“谢谢”、“不客气”之外,竟再也找不出别的对白。甚至就在回来的公车上,桔年还像做梦一般的想,假如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假如她身边有亲人帮忙照料,也许今天不会那么无助,可是现在,她疏远已久的父母弟凭空出现在身边,除了尴尬和不安,她却再没有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