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4页)

鹧鸪先从轿中探出身来,随即小心翼翼地扶了轻城出来。

轻城披一件灰鼠皮银白缎面的斗篷,整张脸都裹在风帽中,挡住了容颜,唯有一对漂亮的桃花眼露在外面,潋滟生姿,盈盈动人。

鱼甲看了一眼便不敢看了,沉默地在前面引路。

英王在书房等她,看到她神情复杂,终究只是压抑着说了一句:“我还以为你不会来找我。”昨日在皇陵接到她的传信说有事相求,他差点以为听错了,没想到今天果真等来了她。

轻城也曾以为,因为前世的经历,自己永远不会来找他求助。可为了她的孩子,她又有什么不能做的?

她裣衽为礼:“皇叔昔日曾给我一个扳指,说可以向皇叔换取一个条件。”从怀中取出一个碧色的扳指,双手呈上。

英王接过扳指,目光晦涩,久远的记忆泛上心头:那时他为了蛮奴的学业头痛不已,将督促蛮奴的重任交给了当时才十四岁的她,并因此将扳指作为信物给了她,允她一个条件。却不曾想,竟是促成了她和蛮奴的缘分。

时隔五年,他再一次见到这枚扳指,她已是蛮奴的妻子,想要他兑现曾经的承诺。可她知不知道,即使没有扳指,无论她要他做什么,他都会竭尽全力去做到?

“皇叔?”轻城见他迟迟不开口,有些不安,总觉得英王的情绪似乎不对劲,他总不会不承认吧?可他应该不是那种人。

英王回过神来,将扳指攥入手心,沉沉开口道:“荣恩要我做什么,但说无妨。”

轻城问:“什么都可以求吗?”

英王颔首。

轻城道:“若助我,便会犯下欺君杀头之罪,皇叔也愿意?”

英王目光骤然锐利:“陛下为难你了?”

*

从英王府回来,轻城心中安定许多,命人递上早就预备好的奏折,自请出家,为父母赎罪,并为大魏江山、为西北战事祈福。赵羡知道后大惊,也上了折子,愿代楚国公夫妇承担罪责。

赵昶驳了赵羡,又假意劝说轻城两次,做足姿态后,便正式同意了两人的请求。

轻城出家为女冠,赵昶下旨赐她法号为妙容,命她在京郊妙法观出家;赵羡为养父母担罪,降爵一等,为永安郡王。并以公主和永安郡王孝行,特赦楚国公府,只将爵位捋去。原国公府收回,改建为永安郡王府,家产亦赐予永安郡王。

又怜悯赵玺失去妻子,赵昶再下旨意,封征西将军郭富贵次女为荣王继妃,待孝期过后便与荣王完婚。

旨意下来不久,姜玉城和离了。

祝家见姜家势败,迫不及待要撇清关系,叫祝允成以无子为由写下休书。赵羡气得发昏,他原就为轻城被迫出家一事心里憋了一口气,却无可奈何,只恨自己没用。如今见祝家落井下石,直接出面,硬逼着祝家收回休书。

祝家这才发现,姜家虽然势败,但并不是无所依仗了。赵羡这个郡王虽然没有实权,却是实打实的龙子凤孙,哪怕祝允成攀上了新帝,也根本不是他们小小的祝家得罪得起的。

祝家忍气吞声地收回了休书,姜玉城却是心灰意冷,回头就提出了和离。

等到姜玉城将和离书拿到手,新年终于到了。

新帝新气象,赵昶正式改元为永德,封赏后宫,以商氏为皇后,褚六娘为德妃,小商氏为贤妃,又大赦天下,赏赐群臣。

群臣以无子为由奏请新帝扩充后宫,新帝笑而不语。第二天,姜家却接到了一道口谕。

原楚国公,如今的庶人姜显大怒:“荒谬,实在荒谬!”新帝竟要他们将轻城送入宫中待选!要知道,轻城可曾经是他的弟妹!

夏夫人也气愤不已。

反倒是韦氏犹犹豫豫地开口道:“公主原就是为了姜家出家,老爷太太一直为此忧思难解。如今好不容易陛下松了口,愿意让公主还俗,其实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