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合谋(第3/6页)

皇帝焦头烂额,偏偏之前三皇子犯蠢,正巧又抓了几个为崇明帝说话的举子进大狱,两件事凑在一起,就仿佛证明了皇帝的心虚。

这种混乱的局面让皇帝有苦说不出,外人就算是知道了罪魁祸首是慕祐景,恐怕也只会以为是他在背后示意,是他让儿子当了替罪羔羊。

皇帝不想面对外人的非议,饶是后来病愈了,也一直躲在沧海林里没出门,只偶尔招几个他之前看好的学子进来说话,既谈文论经,也分析朝政时局,对皇帝这些年的功绩赞不绝口,总算让皇帝的心里舒畅不少,也不时把曾元节几人招来沧海林同乐。

大年三十,岑隐抵达了沧海林后,与皇帝两人密谈了一番。

岑隐劝皇帝不用理会外面的那些争议,也不用去解释什么,他是堂堂的大盛天子,是大盛最尊贵的人,何必纡尊降贵地与这些人解释那么多!

皇帝觉得岑隐的话甚得他心。

也是,解释得太多也只会显得他心虚,那道所谓的“遗诏”是白兰军逆党拿出来的,根本就是在故意“陷害”他,意图抹黑他这个大盛天子。

皇帝越想越觉得是如此,所以,为了昭显自己问心无愧,才定了今天的出行,而且刻意叫了这多人,弄得声势浩大。

“啪!”

皇帝一挥马鞭,策马骑在最前方,整个人看起来意气风发,心道:还是阿隐靠得住!

后方的二三十匹马紧跟在皇帝身后,这偌大的车队引来不少人好奇的目光。

大年初十,姑苏城中的街道上又开始热闹了起来,那些店铺又打开门做起生意来,百姓犹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

城中的各种建筑上、树枝上仍然堆着厚厚的残雪,但是街道上的积雪早就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马蹄踏在街面上“得得”作响。

孟知府作为姑苏的知府对城里最熟,紧跟在皇帝身旁,不时给皇帝介绍着周围的景致。

孟知府看着眉开眼笑的,其实心里苦啊。

按照皇帝原本的南巡路线,御驾应该在姑苏城待上十来天,然后皇帝就会继续南下,去往稽州,再于腊月起程回京。

但是因为这次南巡出现了各种“意外”,耽误了皇帝的行程,皇帝干脆就待在姑苏城,甚至连过年也不回去了。

礼部尚书曾劝过皇帝,如此不合规矩,然而,皇帝没理会。

孟知府不过是区区一个知府,也说不上话,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招待皇帝,这银子如流水一样往外花。

“得得得……”

偌大的车队行驶了一炷香时间,一直到了城北的玉林街,周围才变得热闹了起来。

玉林街的两边,店铺茶楼酒楼林立,路上川流不息。

皇帝干脆就下了马,改为步行。

见状,其他人也只能纷纷下马,那些马车里的姑娘们则一一下了马车。

端木绯才刚挑开帘子,就恨不得立刻缩回去。

今天的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冬日的寒风就跟刀子一样往领口钻。

哎,端木绯在心里默默地叹气,这个季节真不应该出门,也不知道皇帝怎么忽然就又来了出游的兴致……

这时,封炎出现在了马车边,殷勤地朝端木绯伸出了手,“蓁蓁。”

对上他那双漂亮的凤眼,端木绯的脑袋有那么一瞬一片空白,她下意识地把左手搭在他的掌心,搀着他的手下了马车。

紧接着,封炎就给端木绯围上一件厚厚的斗篷,并替她把斗篷帽也戴上,又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了一个手炉,塞到了端木绯的手里。

这一连串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仿佛他曾经练习过许许多多遍。

有了手炉,端木绯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对着封炎甜甜地笑了笑。

这时,涵星也跟着端木绯的身后下了马车,正好看到了方才的那一幕,觉得自己简直快被闪瞎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