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李存勖认儿子!(第2/3页)

中门使和掌书记同属于主君心腹谋士,只不过一个是武参谋,一个是文参谋,按理说如今征战天下,郭崇韬和冯道之间,李存勖更应该看重郭崇韬,可偏偏李存勖自己就是武将,还是天下首屈一指的统帅,论打仗,他比谁都在行,压根不用谋士在旁边出谋划策,而哪怕真有用要出主意时,身边也有一帮李存勖李嗣源这样的名将,所以郭崇韬上任两年,除了管管军中内务,每天给将领分饭,李存勖都快忘了自己还有个中门使了。

如今一看,却是自己糟蹋人才了!

这姓郭的,才思敏锐,胆气过人,有勇有谋,这样的人才,合该在自己身边重用才是!

李存勖立刻决定以后把这人也带在身边,冯道虽然懂他心思,可这种武将吵架的事,冯道即便口才过人,可毕竟是文官,哪怕再有理,也显得说服力不足。

李存勖正想着,又一个人掀帘子进来,“郭中使说得好,越是大敌当前,咱们晋军越应该有进无退,要是在敌军面前轻易退去,折损士气导致失败,以后岂不是悔之晚矣!”

李存勖见来人,直接站起来,“嗣昭,你终于来了。”

来人正是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李嗣昭之前在德胜陪李存勖打完仗,因为后来来的戴思远一直龟缩不出,晋军粮草紧张,李存勖就带大军回了魏州,而李嗣昭则回了潞州,这次李存勖带大军来攻成德,因为李存审、李嗣源留下防备戴思远,所以就把李嗣昭又调来了。

潞州路远,李嗣昭紧赶慢赶,这才刚到。

李存勖见到李嗣昭,顿时大喜,自己的兵力再加上李嗣昭带来的兵,这胜算更大了。

李存勖当即大声说:“崇韬和嗣昭说不错,本王自征战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今不过小小契丹,安能挡本王,本王今日若不将契丹逐出中原,他日,有何面目做这天下之主!”

什么塞北天皇,不败神话,敢来中原,本王就让你见见什么才是真正天之骄子。

李存勖一锤定音,战!

*

李存勖一旦决定和契丹开战,动作那是相当迅速,立刻点出自己麾下五千精骑,决定自己亲自去刚耶律阿保机。

又担心耶律阿保机走岔路(这家伙有前科),从别的路窜到成德,李存勖直接调了自己麾下剩下的兵马,把成德北面的路口全派兵把守,省得他去北平救王都,耶律阿保机反而跑后面来了。

然后给阎宝下令让他自己接着攻打镇州(成德有四州,晋军已经攻下三州,就剩下主城镇州了)。

李存勖自己就带着五千精兵火速赶往北平,当然一起去的,还有李嗣昭,和他刚带来的大军。

……

李存勖虽然是和李嗣昭一起走的,可他身边都是轻骑,跑的快,又怕王都太废物,守不住定州,所以李存勖直接把自己当先锋,甩开李嗣昭先到了。

(这里的北平,不是北京,北京在唐朝时,是幽州,这里的北平,是北平节度使治下的藩镇,地盘很小,只有易州和定州两州(现河北易县、定县),此时易州已失,王都被耶律阿保机大军困在定州,只能死守定州。)

李存勖这支骑兵一到定州郊外,就被契丹斥候发现了,契丹斥候立刻报给了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正忙着攻打定州,等着进去抢钱,听闻来的骑兵不多,只有四五千,也没当回事,还以为只是晋军的先锋,正好这次他几个儿子都跟来了,耶律阿保机有个儿子叫耶律牙里果,年纪最小,素来受宠,还没打过几次仗,耶律阿保机有心让小儿子立功,就随手给了一万兵马,让小儿子去清理掉那支刚来的骑兵。

十三岁的耶律牙里果一听有军功赚,年轻气盛,也没把来的骑兵放眼里,立刻带着一万骑兵跑去了。

李存勖远远的就看着一大队骑兵朝这跑来,看着对方比自己多一倍的骑兵,李存勖不仅没胆怯,反而直接兴奋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