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后宅初级小学(第5/5页)

 

后十许年,余已任教北京大学。暑假还苏州,时李石岑以婚变,其新恋人在苏,石岑亦来。某君召宴,余与同席。两人初见面,石岑尚忆余名。一见即问,君今在北大,尚作文言文否。余答然。此下遂别作他语,绝不及以前事。同席人亦不知余与石岑有此一段经过也。

 

 

若泰于余投稿《学灯》之明年春,去沪上晤其常州府中学堂同学施之勉。旅馆夜谈,纵论一时作家名学人。之勉首举余名,曰,在《学灯》见此人文,文体独异,惜不悉其人资历,及今何所在。若泰曰,此人乃我辈常州府中学堂旧同学,近在后宅,与余同一学校。惟已改名,故君不知耳。之勉时在厦门集美学校任教务长。告若泰,我此去,必加推荐。若泰归告余,兄不见知于李石岑,今终见知于老同学施之勉。不久当可得来讯,吾侪相聚恐不久矣。然直至夏季,之勉亦终无来信。

 

余与若泰英章同赴后宅满三年一夕,蔡英章忽言,吾三人如此寂寞相处,何可久耐。他日我蔡英章三字当以大标题刊报端,作第一条新闻,则我愿足矣。余与若泰竞笑之。在国民革命军北伐前,英章任职某学校,竟在乡里中集众演说,获罪处死,亦可惜也。若泰去日本,获文凭返国,不详其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