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知人最苦(第4/22页)

郑成功正是明末清初文坛魁首钱谦益的得意弟子。当年丁南强祖父丁继之与钱谦益交好,入清之后,钱谦益每至江宁,均住在丁氏河房。若是有某种内在隐秘线索能将这些独立事件联系起来,或许就是这幅画面——

钱谦益曾派陆惠前往福建,与郑成功联络。后郑成功虽大举北上,顺利进入长江,却未能及时攻克江宁,最终因自大轻敌而败回福建,之后再也未能重振旗鼓。虽然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作为抗清基地,但不久后即在内外交困下病逝。

钱谦益等人失去武力依托,就此一蹶不振,直至彻底消沉,从此以大清子民的身份,默默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陆惠后来竟成了清廷宠臣徐乾学的心腹管家。

而丁南强,即便没有继承其祖父丁继之遗志,亦当知悉当年钱谦益等人种种反清复明之事迹,并愿意维护先人之情分,所以才有了现今他肯为陆惠连杀两名朝廷武官之事。

至于朱音仙,其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前后侍奉过戏剧大师阮大铖、冒襄等人,亦曾是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宫廷乐师,虽然从始至终只是个旁观者,但他尚有义气,肯为朋友出头。

曹寅听完曹湛分析,喟然叹道:“若丁南强杀死黄芳泰只是出于保护陆惠的目的,倒也罢了,就怕当真跟郑公子有关。既然你也认为丁南强背后可能还有其他,那么便重点调查他吧。”又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我跟丁南强也算是交情不错的朋友,实在想不到,他那样一个公子哥儿……”

曹湛见曹寅倦色浓重,便劝道:“时辰不早,织造大人还是早日安歇吧。丁南强那边,我自会细细调查。”

曹寅摇头道:“江宁接连出事,我还睡得着吗?得连夜写奏折禀报皇上。”

曹湛问道:“韩菼韩学士今夜大概也会知道夫子庙出了事,那么他那边……”

曹寅道:“陆惠后事就交由江宁府来处置吧,韩菼最好还是按照日程上路。至于护送人员,我连夜派人赶去提督署,请江南提督金世荣派兵护送。至于漕运总督王樑那边,我也会亲自致信,你就不必再管了。”

曹湛应了一声。

曹寅又道:“你先去歇息,明早你再代我去送韩菼一程。这《大清一统志》早一日抵达京城,我也早一日心安。”

曹湛便辞出书斋,自回房歇息。次日天刚亮,又起早赶来黄宅千顷堂,欲约黄海博同往夫子庙。不料黄氏管家告道:“我家公子昨日出门后,不曾归来。”

曹湛大为惊讶,却一时不及查问黄海博去向,只得先自己赶来夫子庙。

陆惠、朱安时尸首早已被江宁府派人连夜抬走,韩菼人也到了尊经阁,正独自站在书箱前发呆,神色黯然。

曹湛在一旁等了一会儿,这才上前见礼,又代曹寅致意。韩菼道:“曹寅老弟有心了。”

曹湛道:“虽则夫子庙出了变故,但织造大人的意思,还请韩学士按时上路,免得圣上在京城中久候。”

韩菼点头道:“那是自然。”又指着一旁的徐氏仆人萧锋、萧锐道:“等官府勘验完毕,烦请将陆老尸首交给他兄弟二人,他二人自会运陆老回昆山安葬。”

曹湛点了点头,刚好负责护送的绿营参将方季引兵到来,曹湛过去与他交谈了几句,叮嘱务必保护书箱及韩菼周全。方季躬身道:“末将早得金提督亲自嘱咐,即使拼了性命,也要护卫船队安全抵达京师。”

韩菼亦不愿意耽搁行程,便命方季指挥军士搬运书箱及行囊上船,即刻动身。

装运耗费了小半个时辰,等船离岸,曹湛便叫过萧锋、萧锐,道:“你二人先暂时留在江宁,等官府流程完结,我便请江宁府将陆老尸首发还给二位。”

萧锋道:“是。小的兄弟二人就住那边的秦淮客栈,曹总管有事,尽管来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