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他乡遇故知(第4/10页)

这时,只见女翻译热情地挥了挥手,一个黄皮肤的中年男人拉着身边的高个子白种人来到了他们面前。他们流利的英语让这些学员们目瞪口呆,连一个单词也没听懂。女翻译回过头,朝他们招招手,示意大家跟上去。

出了机场大门,突然感到一阵寒风袭人。在中国十月初的气候还比较舒适,在纽约却已经很冷了。

一辆中型客车停在路边,大家上车后,女翻译检查了人数,汽车平稳地行驶在高速路上。

按照国内时间推算,此刻正应该是早晨,而在纽约已是灯火辉煌的夜晚。汽车穿行在高高的立交桥公路上,望不尽的车灯,排成整齐耀眼的光柱,一会儿,汽车钻进了海底隧道,掠过车窗的是一排排路灯。当汽车从海底隧道爬上来时,贾士贞感到异常兴奋。汽车逐渐驶进纽约市区,这些来自中国的官员们,顿时觉得眼前如同海市蜃楼,悬挂在空中的巨型广告灯光闪烁,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女翻译站起来,回过头,说:“这就是纽约。”

大家望着纽约大街那万灯怒放的夜景,有些瞠目结舌。

接着,汽车驶进了纽约的中心区——曼哈顿。确实,在贾士贞他们的心目中,纽约,这座光怪陆离的城市,世界第一大都市,那是一个望尘莫及的地方;而当他们身临其境时,这群初来乍到的中国人感到无比的新奇。

一座又一座摩天大厦,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映亮了夜空。

汽车终于停在一幢楼房前,女翻译告诉他们,这里是宾馆,大家在这里休息一个晚上,明天上午九点钟去哈蒙利分校。随后那位中年男子交给女翻译一沓住宿卡,女翻译解释说:“对不起各位,这里的房价很贵,大家只能两个人一间。”

后来贾士贞才听说,这个宾馆每间房一天住宿费要二三百美元,按照当时美元和人民币的比值,一比七点几,每间房就是两千多人民币。进房间后,大家都说这种房间在中国最多不会超过二百元人民币。

长途旅行确实太累了,贾士贞洗完澡,从窗子里看看外面,尽是昏暗的夜色,于是躺到床上,却没有半点睡意。在中国,现在正是上午上班时间,虽然要倒时差,可躺下还是毫无睡意。只好打开电视机,企图给自己增加一点困顿的环境,然而电视一开,却又连一个字也听不懂。和他同房间的老秦,年长他三岁,在国内是一位副市长,贾士贞想和他聊几句话,可一看,老秦已经侧身睡去。贾士贞很自觉地关灯躺下。

纽约大学哈蒙利分校坐落在美国东部海岸新罕布什尔州南部的一个小镇上,距离华祖莹的学校不过四十公里左右。这里风景秀丽,气象万千,虽然已是隆冬季节,吹在身上凉飕飕的风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威力,然而遍布各处的红黄蓝色的花草在冷风中昂头摇晃,俨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美国所有的大学几乎都是开放式的,没有校园、没有围墙,犹如天然形成的风景区。

贾士贞他们入学后每人一套单室间。所谓的一室,只有一张中等大小的床,一张供学习用的简易写字台,另外还有一个灶台和卫生间。

放下行李,贾士贞给玲玲打电话报平安,却发现玲玲说话有些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贾士贞本来想多问几句,但看到妻子似乎不愿说起,也就没再追问,只想着回去后再问明情况。

挂了电话,贾士贞放好了自己的行李,想到他们将在这里度过短暂却又漫长的五个月的学习生活,此刻他最犯愁的是语言上的障碍。在美国这样的大学里学习,凭他们的英语,连正常的交流都十分困难,如何听懂那些外国教授用英语讲课呢!

幸好那段时间受到华祖莹学习外语的影响,他也下了一番功夫,再加上出国前的一个月的培训,多少有了点儿基础。现在,他不得不把英语学习放到头等位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