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七十三 绯闻(第2/4页)

女眷这边,梅氏在秦川“养病”,黑氏便带着赵氏和小七前去赴宴。

很不幸,小七在宴会上被魏刘氏给逮到,众目睽睽之下,人家过来打招呼,没理由不应答,最终,二人寻了个僻静的亭子坐到一块儿。

魏刘氏四十出头的年纪,眉目稍锐,脸颊微削,样貌算得上清秀,衣着与她的年纪比,稍显艳丽。小七着重看了一眼她头上的发饰,点翠步摇、镶珠点翠钿儿,发髻侧首还簪着两朵金累丝的牡丹花。这让小七联想到了前日见梅婉玉时,她的打扮——一个男人的两个女人同是一种打扮,那男人的审美可见一斑。

听说那魏贺楠是妾室所生,自小养在乡野,至十四五岁时才得以认祖归宗,所受的教养肯定比不上其他同宗子弟,也就难怪喜好会这么不同。

一个从小受苦,好不容易得志的中年男人,其要抒发的不平和愤怒会比年轻人更加澎湃。

这一次,梅家倒是选对了人。

就在小七打量、思索的时候,魏刘氏也在打量她。

只见这李宅的西府主母,上身着缕金牡丹的月白缎窄袄,下身着宝蓝折裙,头上饰物不多,只一支凤头钗,并一只蓝宝石发扣,眉目如画,笑容可掬。无论模样还是身段,都比梅家那个狐狸精受看,难怪能挤掉那只狐狸精被扶正。

二人寒暄几句后,魏刘氏很快将话题带到了梅婉玉身上,开头很委婉,越到后头越收不住情绪,连一些闺房的私密话都说了出来。

小七起先还能维持着端庄的笑容,后头渐渐收拢了笑容,端起一旁的茶碗饮茶,从头到尾一句话没说。

隔着半挂的竹帘,只见亭子里茶雾缭绕,二女在桌前对坐,一个口沫横飞,一个娴静的低头饮茶。

亭子外不远处的厅里,几撮人隔着窗纱时不时观察着亭子里二人的模样。

“这李宅的小妇人到是有几分定力,那魏刘氏说了这么久,她也忍得下。”贵妇甲道。

“一个赢了的,听一个输的诉苦,肯定得意啊。”贵妇乙如此回道。

贵妇丙兴奋地凑过来,“刚我下车时,瞧着魏家那个小妾今天也来了。”

“呦,这种场合怎么把她带来?魏大人这是成心给夫人难看嘛!”贵妇甲嘴上嫌弃,神情却显得兴奋不已。

“听说前日里,刘家的小舅子去他们府里闹了一场,估计是关系闹僵了,故意给刘家难看呢。”一个不知名的贵妇丁挤进人堆里,爆出最新的戏码,顺利拉近了和一众贵妇的关系。

几个人聚在一堆儿,像咬食的鱼苗似的,戚戚索索的聊着。

而这厢,小七把茶碗放下,望一眼亭外的风景,回头打断对面的滔滔不绝,“听说贵府的长公子人品才学都是上佳,今年还进了太学,不知定的哪家姑娘?”能进太学的子弟,一般都是贵族大家中比较优秀的子弟,至少各个家族认为他们是优秀的,才会托关系送进去。初进时大多都在十五六岁的年纪,这个时代的人成婚早,这个年纪即便不成婚,也多半都定了人家。

魏刘氏愣一下,“他……年纪还小,慢慢找。”在西都时一直挺着没说亲,就是想在京城找户好人家,可如今都进京快一年了,也看上了几家姑娘,托媒人去说过,不知什么原因,人家都给推了。

小七笑笑,“京城里贵人多,出身好,性情好的女孩儿也多,的确该仔细挑挑。”

魏刘氏挺挺胸,这辈子唯一让她骄傲的就是生了这么个聪明懂事的儿子,十多岁时就被主家看好,接去了家学,儿媳人选她自然要好好挑,“我们家是再容不得那等狐媚子进门的。”

小七看一眼隔壁窗子里频频往这边偷瞄的贵妇们,“京城里的大家闺秀,自然不会有那等品行。”视线转向手里的茶碗,“俗话说得好,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贵府公子出身贵重,人品才学都是上佳,原该得到佳偶良配才是,只是——”看向魏刘氏,“近来京城各种风言风语,怕是夫人应该也知晓一二,此等名声在外,哪家门里愿意把女儿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