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五十二 桃花着锦 上(第2/4页)

小七暗暗咋舌,不为梅氏的“光辉业绩”,只为大房的体己银子,随随便便就能支出两万两,前后还有七八万两的亏空,乖乖,他们家内库现下只有三四千两的现银,这还是把晋王给的都算上了,这贫富差距!难怪梅赵两家拼死劳命想往李家送闺女,手指缝露一点都能殷富几代啊。

趁晚上坐车回石院的路上,与李楚聊起这事儿。

“大哥哥怎么会有那么多体己?”最近家里缺钱,她对银子二字特别敏感。

“他是将来的秦川之主,赚钱、花钱的事儿肯定要过他的手,叔爷和伯父自小就教过不少,还请了专人指导,对这些他自然比旁人在行。”瞧这丫头亮晶晶的眸子,怕是在打什么鬼主意,“眼下大伯母查得紧,你可悠着点,何况大哥经手的都是大宗银钱交易,想插手,你怕是连本钱都凑不足。”据他所知,大哥最近一次与人交易的是矿山和马匹,一个来回就是数万两银子打底,他们家全年不吃不喝都未必能凑齐一半。

“那种买卖我自然不敢想,可多知道点消息总是好的。”多知道点内幕消息,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看来这几天你是恢复过来了,精神头也上来了,等家里整理完,带你们娘俩去趟桃谷如何?”整日闷在家里,连他也有些受不了。

“桃谷?就是到处都是桃花的那个?”听杨嬷嬷讲过一些秦川风景名声,这桃谷首屈一指。

他点头应下。

“听说那里聚了好些文人墨客,客栈和茶庄都是终年客满的。”风景好看,但是人挤人就没意思了。

“这里可是秦川。”他们李家的私人地盘,赏个风景都不得,还算什么秦川之主?

“……”每当这个时候,小七就觉得特权这玩意真是好东西,难怪一堆人整日斗的你死我活,“好,等我把内库房收拾好,咱们就去。”除了羊城那趟汤泉之行,他还没正经带她出去玩过。

下半途,李楚着重给她介绍了秦川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以及各地风情,并答应趁这次机会带她们娘俩多看几个地方,她如今也算是半个秦川人,总不能连家乡什么样都不知道。

两人像是回到了童年的孩子,越聊越投契,小七还跩了几句文辞,什么“水软橹声柔”,“碧桃几树隐红楼”,他听了却觉得新奇,“莫家祖母还教你读这些?”

“这倒没有,我闲来自己挑着看的。”前世背过不少,只是时间久了,大半都忘了。

“长宁莫家到底是诗书传家。”好些诗词他都是头一回听说。

“那是因为你幼时老逃课,没学到罢了。”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进攻,未免他的注意力继续在那些诗词上,转移话题道,“说到这事,恒哥儿的启蒙师父可寻到了?”前一阵儿在京城时,他说好师父难找,得早做打算。

说到儿子的教育,李楚不自觉的正襟危坐好,男权思想根深蒂固的他自然觉得这是大事,“在京城时,也拜访过几位蒙师,言谈之中总觉着有些迂腐,恒哥儿是长子,将来要接管家业的,自然不能把他教成书呆子,启蒙若是不好,白搭功夫不说,还耽误了孩子学业,所以……”所以他到现在还没找到。

“还有两三年时间,你当个事记在心里就是了。”对于这个世界的教育,她真是一点经验都没有,孩子到底是这世界的人,总不能为了自己痛快,硬拿跨时代的东西去教他,真那样反倒了害了孩子,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自然希望他能在自己的世界活得精彩。

“我一直记着呢。”头一回当人爹,孩子的大事他准定不会忘。

看着他一脸严肃的样儿,小七觉得怪没趣的,便打断了这个话题,接着问他秦川的风土人情,说这些时,他整个人都是放松的。

其实找对了话题,他还挺健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