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第2/3页)

医院钱淑华病房,江路拎着保温桶朝病房走来。

江路走到门口停下,敲了两下门。宋宇生开门出来,并反手带上了门。

江路递上保温桶,“鸡汤,现宰现炖。”

宋宇生动情地说:“……你,你真好!”

江路推了一下他,“赶紧端给老太太吧,待会儿就凉了。”

病房里,宋宇生在用勺子喂老太太喝鸡汤。

钱淑华:“宇生,我一个人喝一碗就够了。剩下的拿回去,给征征和隽隽都喝一点儿。”

宋宇生:“他们暂时还用不着。妈,您喝得越多,就恢复得越快。等您养好了,回家给他们做不就行了。”

江路坐在长椅上,啃着一个长方形的面包。

宇生递过来一碗鸡汤,“还热着呢,赶紧喝了。”

宋宇生舀了一勺鸡汤,递到了江路的嘴边。

江路正要喝,忽然觉察到了什么。不远处的盥洗室门口,宋征端着脸盆,充满敌意地看着她。

江路打开写字台抽屉的锁,拿出了江沛给她的那个信封,她从里面抽出了一沓十元钞票,数出了十张放在了自己的钱夹里。

然后,她把信封放进抽屉,忽然想起了什么——干脆,把信封放进了自己的挎包。

江路骑着自行车,在一个倒扣着的柳条筐前停了下来。

柳条筐上有万宝路、三五、好运、良友和希尔顿的空烟盒。这套组合,是那个年代独有的烟贩子的幌子。

一个穿着黑皮夹克、留着长发的烟贩子神秘兮兮地凑了过来。

江路:“哥们儿,哪个牌子送人最有面儿啊?”

烟贩子左右看了看,然后拿起了一个三五的空烟盒。

江路:“什么价儿?”

烟贩子:“一盒三块,一条儿二十九。”

江路:“正式商店里才三块两毛五,再便宜点儿?

烟贩子:“得嘞,算我开张,讨一吉利!”

单位门口,江路把一张病假条交给了小唐。

江路:“替我交给咱们领导。”

小唐:“出什么事儿了?”

江路:“老太太住院了,家里一下就乱了套。我们那口子上下班又没个准点儿,还老出差。所以我得伺候完了老的,再伺候小的,一天到晚都睡不了几个钟头。”

江路说罢,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

小唐仔细看了看她:“是够憔悴的。”

江路:“行了,我得去市场买菜去了。”

江路走出门,跨上了自行车。

小唐:“赶明儿也帮我开一张,我想去南边儿玩几天。”

江路:“行啊,备好两条万宝路!”

两个月后,宋征架着姥姥在走路——姥姥明显老了一大截,半个身体留着偏瘫的痕迹,走路很不灵便。

宋征在数数,“九十七、九十八……”她几乎是架着姥姥往前走。

钱淑华扶着石凳坐下来。

钱淑华看着宋征,“姥姥要是不在了,你可得多照看弟弟。”

宋征心酸地说:“您说什么呢?”

钱淑华说:“别打岔。姥姥呀,这回没去见你妈妈,就是放不下你弟弟。他七岁就没了妈,现在才十二岁,再没了姥姥,怎么了得?还有一大截子才能长成人呢,你说我能撒开他就走吗?现在你爸爸又娶了老婆,老话说,有后妈就有后爹。我要是走了也死不瞑目啊!”

宋征说:“您要是不放心隽隽,就好好锻炼呀。身体恢复了,您不就能守着隽隽了吗?来,姥姥,咱们再走走。”

钱淑华说:“你听姥姥跟你说完。你老说姥姥偏心眼,向着你弟弟,一般的老人啊都是护着最弱的、最小的,要不就是残废什么的,谁家里要有个小傻子,当妈的准保最疼那小傻子。就算姥姥向着隽隽,那也是因为隽隽比你弱得多,岁数又小,他才得到你妈多少照顾啊?”

宋征难过地说:“姥姥您别说了,我又不会跟弟弟争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