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凝视(第2/2页)

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我是一气读完的。除了作者的态度、见识之外,这书吸引我的一端,也是里面有不少细节。比如写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从北京转学湖南读中学,发现此处的学生大多都还用毛笔,上课带了墨笔提溜着墨汁瓶,写外文自然也用毛笔,不无诧异,因北边早已都用自来水笔了。足见新文化的风气,不同的地方不一样。许多回忆录读来味同嚼蜡,盖因缺少这一类的细节,写的人太自我中心,太关注自我评价,自然忆不及此。

很想不避“文抄公”之讥,继续抄下去:若说观念可以分享,那细节也是可独享又可分享的,而且就“享”的乐趣一面而言,分享细节的直接性具体性可能令得趣的门槛还要来得低些。有段时间曾想,何不将读到的有意味的细节一一抄下,集纳起来编成一本书,按时间来,有的年份甚至一年就来一本都可以,名字都是现成的,比如“细节1932”。有很多历史的细节,读了会心而彼又真可深长思之,就表而出之。当然落实起来麻烦就多,有意识地去搜集即会成为枯燥乏味的事,分类、选择的标准都会成为问题——也就是想想而已。

但我真希望多记住一些细节,并且常常感到遗憾:有许多生动的细节,当事人不记下来,就此也就湮没了。与一位老先生接触较多,她聊天谈起往事必会带出许多细节,有次说起抗战胜利后,大批复员的人要出川返家,轮船上人满为患,舱里根本容纳不下,好些名教授也只能睡在甲板上,多人共用一条毯子,人挨着人像沙丁鱼罐头里的排列,要起来牵一发动全身,旁边的人都得跟着动。诸如此类,听了遥想当年情景,忍不住就要劝:干吗不写出来呢?

我也后悔读书时许多细节未随手记下,好多过一阵就忘了。有时为写文章要用到的缘故,会使劲回忆别人的记忆,想从中将某个细枝末节打捞出来,蒙蒙眬眬地都在,就是想不起出处,没准倒把其他的什么给勾出来。比如现在就不相干地想到李敖一篇纪念殷海光的文章,似乎是收在一本纪念集里的:殷海光入殓时李在场,好像还帮着擦身、更衣。手边无书,但下边的内容肯定是有的。李敖看到了生殖器,心里说:怎么这么小?我宁可将此看作是关于李敖本人的细节。人与人的记忆不一样,有的人记忆中不大有细节,记住什么样的细节也因人而异。当然记下的未必就愿意写下来。有时候,一个人记住了什么,觉得什么值得记下、可以写,什么不值得记忆或记下却不可写,也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