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放生之德(第2/9页)

阿桂慌忙跪下:“奴才罪该万死!”

“自古官商之间要有体统,不可坏了规矩。情谊之事,心里有就行了。”

和砷和林宝正扒着门缝听着声音。和砷听到乾隆训阿桂,脸上微微得意,当听到官商之别时,脸又阴了下来。

皇上颁下圣旨:“阿桂忠诚勤慎,功勋倍著。酌赐爵一等诚谋英勇公。加协办大学士,领吏部尚书,军机处领班首辅大臣……”

快马在门外停下,阿桂带着几个亲兵翻身下马,惊诧地看到自家府第门前,两扇府门打开着,内外张灯结彩,府门里摆着一溜桌面,官吏缙绅们,谈笑饮宴,端着杯盘碗盏的佣人川流不息。

阿桂直直地看着,眉心结成一个疙瘩。

一个老管家小跑着过来,离老远就行礼:“老爷,您回来了!”

阿桂低声:“九叔,快起来,这怎么回事?”

一个声音从院里响起:“恭贺阿桂大将军凯旋回府!”

随着这句话,院子里一切喧嚣错杂的声音突然都停止了。和砷从阿桂的府里走出来,满面春风,一躬到地。

院里的官吏缙绅们似乎这才注意到身上脸上还带着灰尘的阿桂。在一阵寂静之后,不知道谁首先想起和砷的那句话,然后众人的声音一起响起来:“恭贺阿桂大将军凯旋回府!”

面对满院的笑脸,阿桂有些陌生,有些不习惯。这些年来,他已经习惯于风餐露宿、鼓角争鸣。这突如其来的繁华,反而凸显出自己孤单。眼前这个满面春风的小个子,在提醒阿桂,战场上的硝烟虽然散去,宫廷里的战斗才刚刚打响。

阿桂的脸上突然也出现了笑容。他上前几步,一把把和砷搀了起来。他的身材高大、手臂强劲,和砷与其说被他搀起来不如说被他揪起来。但阿桂一手牢牢地抓着和砷,一边还笑容满面地带着他向里走,并向各路官吏缙绅们点头:“多谢,多谢。招待不周,各位尽兴。”

官吏缙绅们也都端着杯碗,赔着笑,凑着趣说着吉祥话。人多且杂,声音混杂到一起,只听得到一连串不绝的“中堂大人”“阿相”“公爷”“大将军”……

阿桂一直把和砷“搀”进屋子里。进了屋子,阿桂松开了和砷。和砷苦着脸揉着胳膊,也没发脾气。

阿桂冷冷地质问:“和中堂,你帮我张罗这排场,花了多少?”

“八珍席每桌三十二两,十六桌总共五百一十二两。加上材料、柴米、厨子伙夫,总共是六百零六两八钱四分。这是和某个人的一点意思。”

阿桂不客气地追问:“和中堂一年俸禄多少?”

“一百五十两,我袭着爵,另有一百六十两。不过阿相您知道,咱们这个位份,冰敬炭敬都是加意恭维,不靠着俸禄吃饭。这顿饭,我还请得起。”

阿桂的脸色丝毫不见好转,语气也丝毫没有客气:“那金川从去年三月到我班师,朝廷总共拨了多少?”

“一百三十二万两。三十二万两是户部库银,一百万两是扬州盐商捐输。”

“那户部、内府、三大库现在总共还有多少存银?”

“阿相,户部恐怕不是你该管的吧?”

“我在问你。”

“好。你是首辅,我也可以对你讲。不过出了这个门,我一概不认。朝廷现存银实账有据可查的,是三千二百零八万五千六十四两七钱三分五厘!”

阿桂的眼光锋利如刀:“既然还有这么多银子,为什么不发粮饷?为什么还要盐商千里转运?”

和砷也不再有笑模样了:“朝廷有朝廷的调派。这些银子早有了用场,一分一厘也调不过去!”

阿桂低声怒斥:“屁话!救兵如救火!什么事比打仗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