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停止之处,音乐开始了(第3/8页)

从来没有一份说明书上写着,第一乐章转折到哪儿,它代表了什么,而我在那些八十多岁老人的故事中,在整整一个世纪的脉络里沉浸了很久,那一瞬间的音乐忽然让我感觉,所有的老人都回到了他们的青年时代,也曾春光灿烂、朝气蓬勃,那种极其美好的回忆在微弱的乐声中慢慢慢慢呈现出来。

后来我去找到相关的介绍,大致还真是这意思,虽然也不一定很准确,但的确是一种提示。那一瞬间,我找到感觉了,从此觉得进入古典音乐并不难,有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只要放下想要“听懂”的目的,全然放松地去感受,用我心里有的东西跟音乐所给予的东西去碰撞。碰撞出来的不一定都是欢愉,也有痛苦,可能到了某一个年岁,突然会喜欢上一种秋风萧瑟或含泪微笑的旋律。有人说,痛苦的时候要听欢乐的音乐,我不这么认为,我痛苦的时候要是让我听《节节高》,恨不得把机器砸了。痛苦的时候要听同样痛苦的声音,它反而会抚慰你。

尽管大多数时候音乐只被我们当作生活的背景,但是你要知道,好音乐全是抢戏的,它绝不仅仅甘当背景。无论你正在读书还是写字还是干别的什么,突然这一瞬间你停下来了,这就是音乐抢戏了,它触碰了此时此刻的心境。

时隔这么多年,现在当我听到这段音乐,仍然要克制自己的感情,否则眼泪都要掉下来,想到十几年前那段岁月,总有一种画面感:

似乎是一个老人躺在病床上,岁数很大,无法动弹,但是思维仍在继续。从他的躯体里又倔强地生长出来一个他,向生命的过往走,走着走着会被拽回来,但是挣扎开继续走,又被拽回来,最后终于挣脱了躺在病床上的躯壳,回到自己的青春岁月,最美好的时刻。有护士在给他打针,那个乐章的转折就出现在打针的时刻,然后那个声音慢慢消失了……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种诗意的理解。我采访的那些老先生,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在了。

歌词容不下的人生况味

听音乐是不能着急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相对应的音乐,在生命的转折处等着你,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你的内心变化,很神奇。

我年轻的时候狂热地喜欢流行音乐。1993年,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要办一份《流行音乐世界》的报纸,版面也做了,名片也印了,目标是扛起流行音乐的大旗,搞演出,签音乐人,这些想法在那时是极其前卫的。可惜就因为太前卫,领导看文件的时候说:“竟然还要给流行音乐办报纸?不行!”就这么给毙了,我后来也调到了中央电视台。

那时,浑身充满了要改变世界的冲动,所以会喜欢罗大佑的“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彩色电视变得更加花俏,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和我”,会喜欢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我强打起精神从睡梦中醒来”……

人在年轻的时候,对自我的激励和集体的呐喊都格外敏感,因此很容易被那些歌词触动。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不再会被标语口号牵引着走,不再容易被文字激起波澜。你的人生阅历更加深厚,内心感受也更加复杂,反而是无词的音乐,更能击中你百转千回的冲动和欲望、思索与感慨。

而且,即使都是无词的古典音乐,不同的年龄也能体会到不同的滋味。比如三十多岁的时候,我慢慢走进马勒的世界,那时要喜欢上布鲁克纳很难。但是近两年我就非常喜欢他了。这都是岁月给予的东西。

我至今依然是摇滚音乐、流行音乐的聆听者,但是古典音乐却占据了我越来越多的时间。记得多年以前,跟傅聪先生聊天,谈到莫扎特。我们都知道莫扎特的钢琴曲,要么小孩弹得好,要么老人弹得好;小孩天真纯粹,老人洗尽铅华。对于傅聪先生,莫扎特就是他晚年的陪伴,在他生命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