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过分解读和诚实(第2/4页)

瞬间,底下评论区全都笑死了:[什么沙雕理由啊哈哈哈哈哈];[我看明白了,你就是变着法儿地骂萨米是精神病];[所以我们都被精神病套路了?]

萨米已经不想看下去了。

他真心觉得,这人有病!

但事实上,鲍比汉斯这回也并非全是批判。

从某方面来说,他甚至是困惑不解的,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这部电影都存在着无数个足以让一部电影成为烂片的问题。比如,并不怎么讨喜的角色,一个是精神病一样,每天都在不知所云、莫名其妙;另一个明明更年长,却软弱无能,身为男人却毫无担当感。除此以外,还有漏洞百出的剧情,什么不经审判就被确认的诱拐罪名;光明正大地开着车逃跑,居然没被警察抓到……]

[这样荒谬离奇、不靠谱的细节,如果仔细想想,还能在电影中找到很多、很多。]

[可观看时,观众们却会不由自主地忽略了这些。]

最后,鲍比汉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情感地感叹了一句:

[萨米格里芬在故弄玄虚和糊弄人方面,确实堪称一绝。]

勉强算是夸奖吧。

但萨米真是一点儿都不乐意听。

不过,除了鲍比汉斯这个整天找麻烦的人外……

其它评论整体来看,正面评价还是占大多数的。

有人认为这是:[今年电影节最让人惊叹的一部电影,看似描写同性边缘恋情,实则充满了对固有思潮的否定和批判,还有成长时期每个人都会遭遇的叛逆和彷徨,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影迷们的共鸣,尤其是最终宿命般的结局,极具反思效果。]

也有算是萨米粉丝,帮忙胡乱吹捧的:[我一直很喜欢萨米,他拍出的电影确实如鲍比汉斯所说,经常让人摸不到头脑,不知道在讲什么。但只要认真看过他电影的观众,却都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他想要表达的一些真挚情感,每一个画面,每一首配乐,每一个故事细节……因为他在拍摄电影时,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观众平等地站在一起,永远充满诚意。有时候,他甚至像幼儿园小孩分享糖果一样无私,将自己喜欢的统统展示给大家看。这时候,我们如果跟着他的思路走,是真的可以从电影中获得感触、发现无法言说美的,这就是他电影最大的魅力。]

前者大家看看就过去了,对于后者……

好些网友后来给出的评价是:[不愧是萨米导演的粉,写的都是什么看不懂玩意儿。]

然后,对电影中安德森这一角色,还引发了一点儿小争议。

在鲍比汉斯看来,这个角色的设置是故弄玄虚,也就是说,不管安德森是杀老鼠,还是后来想杀人,都是为了给角色加点儿时髦值的随意添加元素。毕竟,总有些爱好古怪的影迷喜欢有特殊职业的角色,什么杀手、特工什么的,那么导演肤浅地加点儿元素进去,哗众取宠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也有一部分影评人试图深入地挖掘角色。

他们认为安德森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他自身杀戮欲望的来源根本没有给出解释,也没有像一般电影那样设置什么悲惨身世背景、凄惨往事一类,而是天生的,无缘由的。所以,如果将杀戮欲广义为一种欲望,那这部电影也算是人类对抗欲望的全过程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对抗并不算是成功。

不是好莱坞完美的大团圆结局,它没有粉饰、敷衍地让角色完全改邪归正,哪怕到了最后,主角安德森还是选择了拿着刀埋伏在汉森教授家门口,只不过理智又一次帮助他临时压下了欲望,直到最后,由主角的死亡划下句点。

当然感性一点儿的,可以说是爱情的伟大和胜利。

但其中隐含的结论似乎又在告诉大家,要不然杀死别人,要不然杀死自己,没人能战胜自身的欲望,只有死亡才能终结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