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没有诱饵鱼不会上钩(第5/8页)

曾宪平不仅不能随便处理刘立华,更难办的是,刘立华背后还有华建纲。华建纲是纪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班子里,排名第四。对于这一级官员,曾宪平是没有权力处置的,必须省委召开常委会研究决定。也就是说,就算曾宪平明知身边安有一颗定时炸弹,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将这枚定时炸弹当好朋友,晚上枕在颈下睡觉,白天抱在怀里取暖。

这是个死局,曾宪平绝对解不开。设身处地为曾宪平想一想,假若他真的有经济问题,面对这样的局面,除了艇而走险,将华建纲和刘立华干掉,再没有第二条路司走。然而,杀一名反贪局副局长,实在是太耸人听闻了,何况还有一名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这将会成为惊天大案。这样的案件,被破获的几率是百分之百。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么,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比如说,自己掌握了王才新的许多证据,这些证据能不能将王才新掀翻?能不能掀翻王才新,不在于这些证据的确凿与否,而在于王才新在江南省官场的平衡力。像王才新这样的人,官位虽离,权力其实已经不大,在整个权力结构中,所能起到的最大作用,也就是平衡。如果说书记省长之间,均需要王才新这一股平衡力量的话,就算他有些差错,在没有出现新的平衡力之前,或者说权力平衡没有出现新的变化之前,谁都不愿去打破。当然,欧阳佟也有办法直接将这一案子捅到中央去。l}如通过武蒙,将有关材料交给中纪委,使之成为中央督办案件。如此一来,王才新肯定完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王才新一旦完蛋,刘立华和华建纲,自然就有兔死狐悲之感,那时,再将有关情况通报给曾宪平,曾宪平要处理这两只没有毛的鸭子,.自然就容易得多。

然而,欧阳佟不得不考虑的是,王才新一倒,受影响最大的,很可能不是朱丽依,而是王禺丹。王禺丹和王才新的关系太特别了,她的父亲和王才新是同一个村的,两人一起长大,一起参加工作,又一起在官场中打拼。王禺丹的丈夫曾是王才新的秘书,后来下海经商,其发迹过程,是否与王才新有关?他们之间,是否有经济来往?王才新一旦落马,是否影响到司马常空?尤其关键的是,王才新一直都是王禺丹的官场保护伞,这把伞破了烂了,王禺丹的政治之路,就有可能走到头了。将来,王禺丹若知道此事是欧阳佟在背后干的,她会作何感想?

看来,这件事.还只能先礼后兵,从德山返回的路上,欧阳佟脑中一直浮现着一个词:妥协。他和朱丽依的这场战斗,由杨大元挑起,已经缠斗了多个回合,可谓各有胜负。到了现在,不说你死我活,却也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颇有些纠缠不清了。真要继续斗下去的话,搞不好就是玉石俱焚。回过头再想想当初王禺丹建议自己和朱丽依息兵育和,就算不能成为朋友,也最好不成为仇敌,这种想法,真是超前。王禺丹之所以给他这样的建议,并非因为她先知先觉,恰恰因为她对官场商场规则的谙熟。

现在怎么办?恐怕只有妥协一条路可走。要妥协,就一定得出让德山市庆项目的部分利益。仅以德山项目来看,欧阳佟丝毫不俱朱丽依,他完全可以一往无前地打一仗,彻底地消除朱丽依的威胁,让她永远再没有和自己对抗的实力。问题在于,他无法评估这一仗打下来,将会对王禺丹形成什么样的影响。假若这一仗也彻底地毁掉了王禺丹的话,就长远而言,他很可能因小失大。哪怕这种风险,目前还仅仅只是一种迹象,他也希望能够防微杜渐,最好不要弄到最后无法收拾时再去张皇奔突。

想明白这一点,他便拿起手机,拨通了王禺丹的电话。他说,我刚去了一趟德山。王禺丹问,你去德山干什么?项目进展很顺利呀。而且,雍州一大堆事等着你。欧阳佟说,这些以后再说,你有没有时间?我有很重要的事,需要立即见你。王禺丹说,可是,我晚上已经安排了。欧阳佟说,那就推掉,这件事非常重要,刻不容缓。王禺丹说,你总是这么夸张。你的事,从来都是刻不容缓的。欧阳佟说,等我们见了面,你还觉得我是夸张,你怎么处置我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