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第4/10页)

魏王听着心中一热,眼眶湿润,煞是感动,又是一磕头:“多谢陛下挂心,贱内一切都好。”

尚睿笑着将他扶起来:“八哥可是有要事需亲口对朕说?”

魏王这才想起正事,左右看了看,敛容低声说:“皇上还记得那块高辛宝玉吗?”魏王此语甚妙,一言双关,指玉也是指携玉之人。

尚睿神色一凛:“宝玉失窃多年,为何重提?”十年前那些往事他是不愿意想起的,昨夜在颠沛的马车上迷糊间也梦到了,难道真是巧合?

“有人找到了它。”

尚睿依旧只是静静地看着脚下。

“皇上您猜是谁这般妄为?”魏王一人自说自话道,“是淮王尚仁。”

他本以为会给皇帝一个惊慌失措的震动,没想到尚睿竟然只是微微一笑,魏王唯恐尚睿没有明白,补充说:“淮王他定是想借先储的名义……”

尚睿一抬手便打断了他的话,轻松地笑道:“你昨日入京可有他人知晓?”

“没有,按照皇上的吩咐夜里住在一个下人家中。”

尚睿点头:“很好,你直接回去吧,我让洪武送你。”魏王回来得十分冒失,他担心若是此举被徐家知晓了,恐怕自己也保不住他。

魏王有些失落地看了尚睿一眼,似乎有话却羞于出口。

尚睿会意道:“你那个老大,我记得叫冉鸿。”

“承蒙陛下惦记。”

“今年有六岁了吧,年底将他送来太学院读书。”可怜天下父母心,魏王冒死也要亲自将那个消息告诉他,也不过为此。

魏王一出门,经秋风一吹才发现衣襟已湿得透彻。不禁一阵感慨,他当年离京的时候老九还是躲在他母亲徐贵妃怀中的一个孩童,近些年来又听说他耽于玩乐并不长进。可是好像也不尽然,否则方才一番恩威怎能将自己驯得服服帖帖。

待魏王走后,里屋出来一人。四十岁上下,身材清瘦,一副儒生的书卷气。

尚睿抿嘴笑道:“贺兰巡啊,亏他隐藏得这么深。”这些年五个藩王中,淮王是当年最识时务,所以也是最受太后宠爱、势力最大的,“母后发现家犬成了狼的时候,表情肯定有趣极了。”

贺兰巡捻了捻下巴上短短的胡须,蹙眉道:“可是那宝玉之事?”

尚睿道:“他能找到高辛玉,倒也是意外。”

贺兰巡道:“皇上难道是担心淮王多了那个东西,兴出什么风浪?”

“你可不知,那块玉藏着些秘密。”尚睿言罢思忖半晌,却再未说下去。

贺兰巡只当是皇家秘事,不足为外人道,便转而敦促:“皇上还是尽快出城与御驾会合后回宫吧。”

一听“回宫”二字,尚睿不悦地皱了皱眉头:“朕知道。”

因为回京突然,接驾的时候也未按全部礼仪。做仪仗的两行卤簿之间有一个耳垂双髫的锦衣孩童,一见尚睿下车便很懂事地跪地叩首,朗声道:“儿臣躬迎父皇圣驾。”

见他说得有模有样,尚睿一乐,牵着他的手同步而行,忽然想起什么道:“浚儿,你八叔的儿子要来与你一同念书,你可要好好学,莫让别人给比下去了。”

重阳节头一天,徐氏的外命妇们奉旨进宫觐见本家太后。

承福宫里,一大家子人众星捧月般地将徐太后围在上座。右边是皇帝,左边则是皇后王氏。

徐太后在和娘家的姐妹们聊着家常,时不时地会掩嘴笑出声。

而尚睿则在一旁和长子冉浚忘我地逗着蛐蛐,突然父子俩不知遇到什么,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徐太后不禁朝他们看去,乐悠悠地道:“儿子都这么大了,老子还跟个孩子王似的。”接着转身抬手拉着另一侧的王皇后,“也多亏你将冉浚视如己出,费了不少心。”

“其实,”王潇湘稍许揣摩了太后的神色后继续道,“其实依儿臣看,还是应该把浚儿她娘从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