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五个世界(14)(第2/3页)

夏翊根据记忆,挑选了一架名为钢琴的88个琴键的乐器。这种乐器诞生于蓝星时代,而到了如今,在星际时代,诸多蓝星时的艺术文化因为过时而渐渐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历史的记忆,但这种黑白相间的神奇乐器却依旧为人们所欢迎。

夏翊选择完毕,立刻在他眼前就出现了一架漂亮的三角钢琴。成熟的全息技术可以完美模拟乐器最细微的声音。

他对三位评审老师鞠躬:

“老师们好,我要演奏的是,维什尼亚克的《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钢琴部分选段。”

这乐曲名字听起来很陌生,令不少人面面相觑。但好在搜索便利,很快有人查了一下,咋舌道:“是蓝星时代的交响曲,作曲家生前小有名气,但因为生活咋一个战火频仍的国家,作品大多佚散,保留最完整的便是这首《第五交响曲》,为他饱受磨难的家乡所做。”

再看对于这首曲目的评价,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赞美,并且在蓝星时代常常由顶级交响乐团演奏。这首曲目当时被誉为“战争音乐中的稀世珍宝”,公认为殿堂级的音乐,技巧难度也很高。

此时已有人暗暗发笑:

这样高难度的曲目,偏偏又隔着时代鸿沟,现在的人们早已陌生,即使是老师只怕也不例外。如此一来,想要通过演奏唤起听者的共鸣就格外艰难。

哪怕在曲目难度上独占鳌头,技巧完成度只怕难以得到高分,而感情表达更是难说。

只怕,是这位亲王妃失了智,自以为能另辟蹊径,却不知道不采用大家常见的曲目,有多大的风险。

夏翊并不知道他们想些什么。

他之所以采用这首曲目,原因很简单——这首曲目令他全身心地投入了情感。

《第五交响曲》创作于战乱期间,作曲家可以说是顶着城市上空不断的轰炸、窝在家里进行创作。对于家国破碎的悲痛和对于死亡的恐惧,让这首曲目在表现力上登峰造极,也无愧于极高的评价。

而夏翊,恰恰曾经领兵镇守于嘉安关,曾经亲眼目睹面容稚嫩的孩子举着卷刃的到大吼着进攻,曾经见到被砍断小半身体的士兵匍匐在地上,鲜血染红大地,艰难地朝着家乡的方向伸出手……

那些记忆压在回忆的深处,他不敢细想,却切实地存在在那里。在选择曲目时,少年无意间听到这首交响乐,在单簧管悲怆的曲调和钢琴哀恸的复诵中,所有的过往翻卷而来,几乎将他淹没。

‘就是这首曲目了。’

夏翊收拾好情绪,果断地决定。

好的音乐令人能唤起人的内心,他想要演奏这首曲子,就这么简单。

少年坐在琴凳上,深吸了一口气,随即,他的双手陡然按在了钢琴上!

一声轰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

而紧接着,少年的双手便如同翻飞的海鸟,在琴键上飞速地辗转腾挪,奏响急促的音乐。

他演奏的是《第五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不同于第一乐章对昔日平静生活的描绘,也不同于第三乐章对战争惨烈的痛心和疯狂,更不同于第四乐章对胜利的强烈渴盼,它体现的是一种非常矛盾的感觉:在战争的残酷切实降临的时候,人们在危机中回忆着过往,同时又感受到现实的狰狞。如此一来,这一部分,过往幻想中的轻快欢愉与现实的沉重悲哀并行,使得这一段乐章有种奇妙的吊诡和撕裂感。

这首曲子的难度不小,主要就在于表现战争残酷的部分节奏很急,手指必须高频率地敲击琴键,而且横跨数个八度。

表现战争的音乐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宏大的,无论是展现山河破碎,还是表现军队的英勇,都有着开阔的格局。

就像是这支交响乐的第三乐章。

但第二乐章却不一样,它更像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在反思,在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