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四个世界(5)(第2/3页)

那宋管事表情一看就十分惶恐:“回大将军,两门炮在仓库里好好的。火铳……火铳有几百支,还是五年前那一场大仗京中配给的。打了那一场仗之后,除去炸膛的、损坏的,还剩下两三百,都在仓库……”

“你叫人去,检验火炮和火铳的状况,能不能用,多少还能用。再来回话。”

宋管事匆匆去了。

结果却很不好。

两尊炮,一尊还能用,另一尊却老态龙钟,炮身有了大量沙眼。

火铳还要更糟糕。不少木柄、引线都朽了,还有的里头火-药潮了。能用的,不过几十支。

‘果然。’

夏翊心道还是要靠自己来。

他又问宋管事兵械坊中有无熟练匠人,不光能打造盔甲,还做过火铳火炮的。得到答案有几个学徒,从京里过来的。

夏翊对这回答并不意外:皇帝多疑,边军军备无论盔甲兵刃还是火器,都是京中供给。能拨几个匠人来,只是为了修补维护。

能把熟练兵器匠人放到边关,加上威望十足的大将军,皇帝怕是要睡不着了。

若非上一次——五年前让顾翊父兄战死的那场入侵——就是由于边军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导致的战力不足造成的,皇帝更是被快打到家门口的狄人吓得差点迁都,否则绝无可能让夏翊常驻边境。

夏翊叹了口气:“你把那几个匠人给我召过来,然后统计完库里火-药原料的数量,再来回话。”

他心中有所计较:宿朝是有黑火-药的,然而就他所知,配比还不够成熟。后人都知道,黑火-药最佳的配比,大约是硫磺占10%,木炭占15%,硝石占75%。但大宿目前还没有摸清楚这个详细的配比,经常在做火-药时还要掺一些清油之类的助-燃物,结果反而不好。

火-药纯度与配比不够,是很影响威力的。

夏翊准备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然后让匠人制造一些土地-雷备战。

但问题又来了:宋管事让人清点了库存,发现现有的火-药所剩无几,原料存的也不多。

夏翊一阵头疼。

得,还得弄原料。

木炭好说,硝石也方便得到——不说这本身就是中药店里的常备药材,就是现找也很容易。什么厕所、马厩、猪圈旁边土地上皮壳状盐花状的“地霜”,就是含硝的土,放水里浸泡,泡完了滤液熬干,就得到硝石结晶了。

愁就愁在硫磺。

虽然大宿整个比较腐朽,偌大的政治架构被蛀虫们掏得跟个筛子似的——最大的蛀虫就是政治金字塔顶尖的皇帝,但统治者最本能的脑子是有的:

危险品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

能拿来造火-药的,自然是危险品。

也就是说,虽然大宿自己军备搞得混乱不堪,但硫这东西开采售卖都是管制的。

但夏翊看了看自己呆的这地方,都乐了。

他们边军驻扎的地方,在某个平行时空的后世,叫内蒙古。这地方出产什么呢?硫铁矿。

而且夏翊这儿,现在啥都缺,就是不缺劳动力。又都是跟着大将军多少年的兵,指哪儿打哪儿,勤劳肯干。

再者边境这地方,天高皇帝远,顾大将军在此地威望甚重,带人开矿不在话下。

很快,三下五除二,黄铜色的矿石就源源不断地运了过来。夏翊组织匠人们开炉炼硫。

矿石在炉中经过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获得了硫磺。

考虑到这种土法炼硫,废气有毒,夏翊还特别强调必须要用回收炉回收废气,用水蒸气析硫,免得将士们被废气闹出病来。

原料备齐,又有夏翊给的精准配方,边军做出了配比最合适的黑火-药,并且将原本粉末状的火-药变成颗粒状,增大与空气接触面积。

然后,夏翊就开始指导他们做地雷。

铁做外壳是最好的,那些废弃的兵刃可以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