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秘密武器(第6/13页)

那天夜晚,他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插上门,确信帘子已经把窗户遮掩得严严实实了,然后点上油灯开始阅读耶利哥的最新信息。它比往常的要短,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其重要性。马丁看了两遍,确认自己没有突然忘记阿拉伯语,咕哝了一声“耶稣基督啊”,然后揭开那几块松动的地砖,露出那只磁带录音机。

唯恐引起误解,他把那份情报用阿拉伯语和英语缓慢地、仔细地读入录音机,接着把开关拨至快录档,把信息压缩至最短。

午夜零点二十分,他把电报发了出去。

因为知道那天夜晚十二点十五至三十分之间有一个收报时限,所以西蒙・巴克斯曼没有上床睡觉。当电报收进来时,他正与其中一名无线电报员打扑克。第二名报务员从通讯室来报告消息。

“西蒙,你最好现在来听听这个。”他说。

尽管秘情局在利雅得从事情报活动的不止四个人,但对耶利哥的操纵管理是绝对机密,知情人只有巴克斯曼、情报站长朱利安・格雷和两名报务员。他们的三个房间已经与别墅里的其他房间隔离开来了。

在那间卧室改成的录音棚里,西蒙・巴克斯曼用一台大录音机放了那段声音。麦克・马丁先是说了两遍阿拉伯语,是按耶利哥的手写稿子逐字逐句念出来的,继之又读了两遍他自己的英语译文。

听着听着,巴克斯曼感到头顶被浇了一桶冷水。糟了,糟得很。他听到的事情简直是不可能的。另两个人静静地站在他旁边。

“是他吗?”录音带刚播放完,巴克斯曼就急切地问。他的第一个念头是马丁已经被捕,那段话是一个骗子说的。

人的话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调、节奏、高低和韵律,用音频分析仪可以把声音以一系列的线条反映到屏幕上,就像心电图机那样。无论模仿得如何逼真,每个人的话音都有细微的差别。在赴巴格达之前,麦克・马丁的话音被录入了这种机器。此后从巴格达发过来的电文话音会跟这段话音作比较,确认为同一人的声音。这样做为的是防止在压缩,解压,录音机录制,或人造卫星传输过程中万一声音失真。

那天夜晚,来自巴格达的话音与已录制的声音作了核实。是马丁的说话声,不可能是其他人。

巴克斯曼的第二个担心是马丁已遭逮捕、拷打,已经变节,他现在是在枪口下读出别人为他起草的假情报。但他否决了这个想法,认为可能性极小。

他们预先已经约定,万一马丁被捕,不能以自由间谍身份发报时,那么电报中会出现商定好的词语,停顿、犹豫或一声咳嗽。再者,他上次发报才过去三天时间。

伊拉克的秘密警察也许是残忍的,但他们的行动没有那么快。再说马丁非常坚强。一个人如果那么快就屈服变节,说明他的精神已经崩溃,经过严刑逼供已经成为行尸走肉,况且这种精神状况肯定会在他说话中显露出来。

现在的迹象表明马丁一切正常,他读过来的信息完全是他那天晚上从耶利哥那里收取来的。这就更加难以估量了。耶利哥是对,是错?还是在说谎?

“叫朱利安过来。”巴克斯曼对其中一名报务员说。

报务员去楼上卧室通知英国情报站站长,巴克斯曼打了一个电话给他的美国搭档奇普・巴伯。

“奇普,你最好来一下,快点。”他说。

中情局情报官马上就清醒了。英国人肯定不是在寻他的开心。

“有问题了吗,老朋友?”

“这里好像是有问题了。”巴克斯曼承认说。

巴伯从城市的另一头赶过来。三十分钟后他到了秘情局的驻地,他只在睡衣外面套了一件毛衣和一条长裤。这时候是凌晨一点钟。

到这个时候,巴克斯曼手头上已经具备了英语和阿拉伯语的录音带,再加上这两种文字的稿件。两名报务员已在中东工作多年,因此能说流利的阿拉伯语。他们证实马丁的译文相当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