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温克勒银行(第6/13页)

善良的维也纳市民绝对想不到会有中东特工撬开神圣的邮筒这种事。当时广场上只有两个人,他们根本没注意,看似是邮局的工作人员在忙于自己的本分工作。二十分钟后,真正的邮递员来取信了,但那时候原先的过路人已经走了,新路过的人一样毫不在意。

巴齐莱拆开温克勒给科茨的复信,发现这是一份简单、客气的确认函,是用语句还算通顺的英语写的,信末是沃尔夫冈・格穆利希的签名。摩萨德特工队长现在确切知道了是谁在操办耶利哥的账户。剩余的工作无非是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或者渗透他。巴齐莱所不知道的是,他的一系列麻烦才刚刚开始。

当麦克・马丁离开曼苏尔的花园别墅时,天早已黑下来了。他不想走前面的主门打扰苏联人;后墙上有一扇小小的边门,他已经有了门锁的钥匙。他推着自行车走到外面的巷子里,返身锁上门,骑上了自行车。

他知道他要工作一个长夜。智利外交官蒙卡达撤出来后向摩萨德特工汇报时,曾十分准确地描述过他给耶利哥信息的三只死信箱具体在什么位置,以及在什么地方打粉笔记号以提醒隐身的耶利哥有信息等着他。马丁觉得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同时使用全部三只邮筒,里面均放上一份相同的信息。

他把信息用阿拉伯语写在半透明的航空信纸上,把每张纸折成小方块后包在玻璃纸里面,再把玻璃纸袋用胶带贴在大腿内侧。粉笔则放在衣袍侧面的口袋里。

第一个邮筒在河对岸里萨法的阿尔瓦齐亚公墓地。根据童年时代的记忆,以及在利雅得时对照片的长时间研究,他已经记住了这个地点。但在黑暗中要找到那块松动的砖头是另一码事。

他花了十分钟时间,用指尖在黑暗的墓地墙壁上摸索,最终找到了那块砖头。它确实在蒙卡达描述的那个位置。他把砖头抽出来,放进一包玻璃纸,又把砖头插进原处。

第二个邮筒在一处破败的旧墙上,靠近阿达米亚那座已经毁坏了的城堡,那地方有一个水池,是古代护城河的唯一遗留部分。离城堡不远处是阿拉达姆伊玛目圣地。两者中间是一道墙,与城堡本身一样古老,已经风化了。马丁找到了那道墙壁,以及靠墙生长的那颗孤零零的树。他走到树后,从墙顶往下数十块砖。第十块砖头像颗不牢的牙齿一样能用手摇动。他把第二个小信封放了进去,砖头回归原处。马丁扫视了一下周围,检查一下是否有人,但四周静悄悄的;没人会在天黑后到这个荒凉的地方来。

第三个也是最后的一个邮筒位于另一个墓地。但这一次是一个英国人墓地,已是长久荒弃,在瓦齐拉亚,靠近土耳其使馆。与科威特的那个联络点一样,它也是一处墓穴,但不是大理石墓碑下面的洞穴;而是在一片弃场地尽头的一个石罐里面,石罐用水泥固定在原本的墓石处。

“不要紧。”马丁喃喃地向埋在下面的早已死去的不知哪一位帝国勇士说,“继续干下去。你干得很好。”

蒙卡达工作的联合国办公楼就在马塔沙丹机场道路沿线几英里处,他很聪明地把粉笔标记处选在宽敞的曼苏尔区的道路旁,这样,驾车经过时即可看到它们。规则是不管是谁——蒙卡达或耶利哥——看见粉笔记号后,要注意它指的是哪一个邮筒,然后用湿布把它擦去。做记号者在第二天或此后经过时,会看到记号已经不见了,由此知道他的信息对方已经收到了。

用这种方式,两名间谍互相通信长达两年之久而从未碰过面。

与蒙卡达不同,马丁没有汽车,所以整段路程他都是骑车走完的。他的第一个记号,写成X形的圣安德鲁十字架,用蓝粉笔写在一处废弃楼房大门石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