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艺术与鬼影(第2/13页)

同时,也就在距离她未来的丈夫不到三个街区的地方,罗琳·莫兰在一个高贵的爱尔兰家庭中逐渐长大成人。她是这家里聪慧早熟的小女儿,是一个有着能感知另一个世界的特殊能力的女孩,因为罗琳生来就有超感官知觉——可以看到物理时间与空间之外的事物。

“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有其他感知能力。”罗琳回忆道,“我只是觉得每个人都有上帝赐予的同样的感觉——你们懂的,”她开玩笑说,“我以为第六感大家都有。后来我在十二岁的时候发现自己和别人不同。当时我在一所私立女校上学。那天是植树节,大家都在前面的草坪上,围着地上用铲子挖的一个坑站成一圈。就在他们把树苗种进去的时候,我看到了它长成大树的样子。我抬头看着它繁茂的枝丫,满树的叶子都在风中摇摆,对我正在经历的‘第二视觉’一无所知。站在我旁边的修女戳了戳我的胳膊,用她惯常的严厉口吻问我:‘莫兰小姐,你为什么要往天上看?’我告诉她我只是在看上面的树冠……‘你是说你看到了未来吗?’她继续严厉地问我。‘是的,’我承认,‘我想是的。’

“说了这话我就完了——我被立即送到休养所过周末。他们不让我说话,也不让我玩耍或者做任何事情,只准我成天坐在教堂里祈祷。就是那次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同。之后,我再有超感官的体验就闭紧嘴,什么都不说。”

回顾往事,罗琳发现就是自己在植树节那天的经历让她的能力开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这种能力最终成了助益上千人的神器。尽管埃德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明显的通灵能力,但在20世纪40年代晚期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之间(沃伦夫妇的“驱鬼”事业期),连续不断的接触灵异事件让罗琳的超感官知觉得到了重大提升。后来,20世纪70年代,罗琳在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接受测试,她的超感官知觉被评定为“远远超过平均水平”。

沃伦夫妇的相遇相知可能会被大家称为命中注定。埃德和罗琳并非一开始就打算从事超自然力量的研究。罗琳解释说,反倒是这个事业找到了他们。

“埃德和我结婚的时候,我们两人都是十八岁,当时他在海军服役。事实上,等埃德从太平洋战场上回来的时候,我们唯一的孩子朱迪已经六个月大了,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她。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我们就和大家一样必须得找个维生的工作。我们俩都会画风景画,而且都在绘画方面怀有抱负。埃德和我早在战前就参加了纽黑文市的艺术学校课程,因此我们在结婚之初以为我们俩都会成为画家。不过最终,艺术成了我们通往灵学研究的敲门砖。”

“你们看,”罗琳继续说,“我们画画需要一个主题——一个好的主题,人们能看懂的主题。结果,后来证明闹鬼的房子就属于这种主题。埃德会在报纸上找关于房子闹鬼的新闻,或者从本地人口中打听到哪里有鬼屋。然后我们就开着老雪佛兰去现场。埃德会将房子和周围的环境完整地画下来。当然了,他画的时候,房子的主人会透过窗子窥视我们,心想这是在干什么。我们那时候还年轻,其中一个人会上前去敲门,给他们看房子的速写画,然后趁机打听闹鬼的事情。如果故事足够吸引人,我们就会把那座房子的画收进我们的作品集中,之后再在画展上卖掉它。”

“总而言之,我们花了五年的时间在乡间各处旅行和绘画,调查闹鬼的房子——这不能全算是碰巧,我可能得这么说。就在我们结婚前,埃德已经读过他能接触到的几乎所有关于超自然的书,尽管那时候我对此并不知情。除了画画之外,他全情投入现场调查,同时还记下来那些书中错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