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米蒂维尔之外(第4/9页)

1926年9月,埃德·沃伦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埃德身材魁梧,胸膛宽阔,性格温和敦厚,看起来不像什么恶魔学家,更像是街角杂货店的老板。埃德显然十分谦虚,从来不炫耀他知道的那些神秘知识和掌握的力量。他做事沉着冷静、为人随和,周身散发着一种值得信赖的气场。而这种特质往往来自数不清的经验教训。

罗琳·沃伦出生于1927年1月,出生地距离她未来的丈夫仅有几英里远。她身材苗条,婀娜迷人,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单从外表看,她就是一个新英格兰的时尚家庭主妇,谁也不会把她和具有超感视觉的通灵师联系起来。而且,罗琳具有辨别诸灵的天赋,也就是圣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提及的那种能力。

埃德·沃伦和罗琳·沃伦是一对友善的夫妇,他们都是五十来岁,在婚姻中拥有非比寻常的友谊,并且无疑对人生持有积极的态度。然而,沃伦夫妇见过的人与事,还有他们通过二人共同的优秀事业领略到的风景,都让他们具有远超年龄的智慧。

如今,埃德·沃伦和罗琳·沃伦夫妇最频繁被问到的问题是:“阿米蒂维尔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实在没有简略的答案,沃伦夫妇给出的最全面的解释也许当属他们于1978年夏季在家乡——康涅狄格州的门罗市举办的讲座。

8月末,天气宜人,暖风送香,这次讲座就在市内的市政大楼内举办。埃德和罗琳开始演讲前十分钟,这座设备完善的崭新礼堂里的座位就已经全满了。没有座位的听众就站在过道上或者盘腿坐在台下。一时间,观众席上人头攒动、议论纷纷。人群中时不时会蹦出像“鬼魂”“幽灵”和“驱魔”这些词。看起来人人都有鬼故事可讲,起码今晚如此。

礼堂舞台上有两个演讲台,每个台子上都竖着一根细长的铬合金麦克风。8点,礼堂的大灯暗下来,观众席的议论声逐渐平息。片刻之后,沃伦夫妇走上台。罗琳身着荷叶边衬衣和花呢格纹长裙,外面套了一件黑色天鹅绒马甲;埃德则穿了一件蓝色运动上衣,戴了与之相配的花呢格纹领带。

“今晚,埃德和我将与大家分享我们在近期见诸报端的几座鬼宅中的经历。我们愿意向大家展示我们在这些宅子中的发现,也希望能与各位讨论通过这些可以与恐怖的幽灵沟通的案子得到的知识。”

埃德向放映员点点头,后者随即关闭了舞台灯光。礼堂中顿时响起了一些人焦虑的声音。“哦,不,他们要放照片了!”一个年轻女孩儿突然惊叫着从座位上滑下来。

“我们即将展示一个真正的鬼屋。”第一张幻灯片出现的时候,埃德宣布,“我之所以说这座房子闹鬼,是因为站在一楼窗口的这位看起来善良柔弱的夫人其实是一个鬼魂。”

于是,展示开始了……这就是沃伦夫妇做这次讲座的原因:他们不讲鬼故事,而是展示有根据的历史案件,证明超自然现象的存在,从而揭示这类现象发生的原因。

埃德解释说:“幽灵是否存在并非取决于人相信与否,这是有真实证据的。事实上,这种现象存在与否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为什么它会出现。还有,为什么它会给人们带来难以置信的麻烦。”

沃伦夫妇举办公众讲座的原因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那时,在多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实验中,超自然力量突然引起了大众的兴趣,掀起了一股热潮。对于“冥界”的探索已经销声匿迹了几乎一个世纪之久,现在却又突然卷土重来了,紧接着是一系列幽灵事件的负面报道。沃伦夫妇几乎立即被那些幽灵压迫和幽灵附体的案子淹没了,这些案件后来均被证实是真实的。

当时受到影响的人,大多数都还在上大学的年纪。沃伦夫妇对于这一重大发展十分重视,于是启动了一个校园讲座的项目。通过该项目,他们可以提醒全国的学生们超自然力量的危险。他们在讲座上使用文件记录作为证据,如幻灯片、照片、录音带和器物——埃德·沃伦和罗琳·沃伦夫妇给与他们交谈过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众很快便对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仍在继续的研究着了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