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6/7页)

“是面包吗?啊?”一个想尽快回家的人说道,“面包?是一磅重的石头像冰雹似的砸了下来,把肋骨都砸断了。我很想早点儿到家。”

听着这些话,很难说伦佐到底得知了更多的消息,还是更困惑了,在经过了反复地推挤和簇拥后,他总算来到了面包铺的对面。此处的群众差不多都散开了,这样他也可以看看那混乱的凄凉的现场。墙上的石灰已被人们用石头和砖头弄掉了,窗户也被打破了,门也被弄坏了。

“都没有什么东西是好的了,”伦佐心想,“要是人们用这样的方式对所有的面包铺的话,面包铺老板到哪儿去做面包呢?到沟渠去做吗?”

时不时会有个人从面包铺出来,手中拿着一个面包箱的碎块,揉面桶的残块,或者一个门闩,一根揉面棒,一个凳子,一个背筐,一本账簿,一本废书,或者是属于这个倒霉的面包铺的某样东西。他还高喊着:“让让,让让!”然后从人群中穿过。伦佐发现,所有这些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要去某个特定的地方。他决定去查证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便跟在一个男士身后,这个人弄了一捆碎木板和碎木片,将其扛在背上,像其他人一样,沿着阶梯大教堂北侧的大街走去。这个教堂的名字取自当时还保留、不久就消失的阶梯。这个山里人虽然还是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当他看见这个宏伟的大教堂,还是不由得停了下来,张大嘴巴向上凝视着这一建筑物。接着,他加快了脚步去追那个自己选来作为向导的人,拐了一个弯,又瞟了一眼该建筑的正面。那时,这一建筑物还很粗糙,离完工为时尚远。伦佐一直跟着那人,朝着广场中间走去。越往前走,人群越拥挤,不过,大家都在为这个背木块的人让路。这人乘风破浪似的向前走着,而伦佐紧随其后,同他一起挤入了人群的中央。这里有一块空地,中间有一堆炭火,还有方才提到的那些木料燃烧后的灰烬。其四周围满了人,他们在跺脚、鼓掌,数千人胜利的呼喊声和咒骂的声音混在了一起。

背着木块的那个人,将木块扔进了火堆。其余的人手拿烧焦了半截的长棍,把四周和底部那些尚未燃尽的木块刨到一起,聚成了一堆:烟越来越大,越来越密,火又熊熊燃烧起来。此时,周围人群呼喊的声音也更大了,他们喊道:“但愿我们都过上富裕的生活!那些让我们挨饿的人真该死!远离饥荒!打倒粮食督办!打倒粮食委员会!愿我们都过上富裕的生活!愿大家都有面包吃!”

说实话,毁坏筛子和揉面槽,洗劫面包铺,赶跑面包铺老板,这些都不是实现有面包供应的最快速有效的法子。这属于一种深奥的哲理,决然不是这些民众所能想到的。伦佐诚然没有太多哲学方面的天赋,但由于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头脑发热,因此脑子难免会做出此种反应;然而,他却没有向外人道出此种想法,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有一点就是,在这么多人中,似乎没有谁要对他说:“我的朋友,要是我错了,请纠正我,我会感激你的。”

火焰又熄灭了。没见有人再走近火堆添柴,人们开始觉得不耐烦了。正在此时,一个消息传来,说在科尔杜西奥(离此处不远的一个小广场或十字街)人们又包围了一家面包铺。在同样的情况下,要是有人说某件事,常常就会发生此事。这一消息激起了大家想去那儿看看的愿望。“我要去那儿,你去吗?我们走吧!我们走吧!”周围传来这样的话语。人群散开了,大家纷纷朝那里走去。伦佐留在了后面,除了有时被人群推挤着向前,他站在那里几乎没有动。与此同时,他暗问自己,他是该离开这些人群,回到修道院去找博拉文杜拉神甫,还是也去看这场纷争。好奇心再次占了上风。不过,他决定不再混入密集的人群,不再冒着折断骨头或者更糟的事的危险,而是站在远处,静静观望。这样决定之后,他发现自己没被人注意到,就拿出第二块面包,咬了一口,跟在混乱的人群后朝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