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编(一)词坛纪事(第2/4页)

建国三十多年来,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导下,词学工作者通过辛勤的劳动,撰写了不少研究有成果的论文,创作了不少反映新的时代精神,反映词人生活、思想、情趣的词篇,同时在词籍整理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卓越了成绩。这些,都是值得欣慰和庆贺的。

词是诗歌领域里一枝形式独特的色彩绚丽的花朵。自唐五代以迄于今,词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千馀年,可谓源远流长了。解放以后,词随着时代的步伐向前发展,显示了它的新姿态。我在拙著《瞿髯论词绝句》中有一首题为《词坛新境》的小诗,曾表示了这个意见。诗云:

兰畹花间百辈词,千年流派我然疑。

吟坛拭目看新境,九域鸡声唱晓时。

同志们,词友们。社会主义祖国为词这枝花的繁茂提供了阳光和土壤。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祖国的春天到来了!我们词学界的同志,在此大好形势下,应共同努力,用辛勤劳动来耕耘词苑,让这块园地出现绚丽多彩、百花争艳的新境界,使社会主义祖国的春天更加繁花似锦,灿烂多姿!

三 唐圭璋

同志们:今天我们第一次开词学讨论会,这是一次词学爱好者共同联欢的盛会,是一次互相交流词学研究经验的盛会,也是一次为开拓今后词学研究的新局面而集思广益的盛会。我们感谢华东师大领导同志热情的赞助和大力的支持,感谢为筹备这次大会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

早在抗战以前,上海民智书局和开明书店先后出版了十多期由龙榆生编辑的《词学季刊》,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词学研究论文,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可惜后来因战事停刊,未能继续。一九八一年,我们为了继续发扬词学遗产,创刊了《词学》。第一辑出版以后,读书界颇有好评。各方面函电纷驰,希望我们荟萃词家传记、词作欣赏、词学知识以及其他有关词学研究成果,继续办好《词学》。这是广大词学研究者对我们的鞭策,我们无比兴奋,倍增信心。

现在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非常重视古籍整理,也非常重视词学的辑佚工作。编纂《全明词》、《全清词》,都已列入规划,委托专家负责进行搜辑、校点。近几年来,各省市出版社一方面有计划地出版成套的词学普及读物,另一方面又出版大量词集、词话和影印前辈词家手稿。全国专业词学研究者和业余词学爱好者,风起云涌,人才济济。这都可以说明祖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出现的崭新面貌。

时序迁流,老成凋谢,我虽幸存,但病困多年,无法走动,此次不能参加盛会,与同志们交谈,向同志们学习,极为遗憾,只好以此书面祝贺大会在热烈气氛中圆满成功,并祝同志们健康。

在开幕式上讲话的还有上海市委领导同志夏征农 陈其五、王元化和本校领导萧挺同志,他们的讲稿或记录已发表在《文艺理论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一期,这里不再刊载。

大会日程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星期六

上午 开幕式

下午 大会发言

程千帆:《全清词》编纂工作报告

张璋:《全明词》编纂工作报告

十一月二十七日 星期日

上午 大会发言

万云骏 邱俊鹏 刘乃昌 唐玲玲 朱靖华

下午 小组讨论

晚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会(由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演出)

十一月二十八日 星期一

上午 大会发言

金启华 朱德才 吴熊和 马兴荣

下午 小组讨论

晚 茶话会

十一月二十九日 星期二

上午 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