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论词资料杂录(未出版)(第2/12页)

按:赵师会《吕圣求词序》称:“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 又圣求《谒金门》词题曰“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 ,词有“白发满头愁已到” 之句。此甲子当为绍兴十四年(1144),其时吕当已五六十岁矣。然姚进道以绍兴二十四年第进士,行辈后于吕,乃吕称同周元发谒姚氏昆季何耶?又吕和《水调歌头》有“壬寅十月二十四日饮酒” 一阕,壬寅为宣和四年(1122),则谒姚进道当在此年以前。时姚尚未第也,必不可能,恐赵序中“宣和末” 一语有误,吕必亦绍兴朝人。壬寅为淳熙九年(1182),甲子为嘉泰四年(1204),则谒姚时,姚已归隐云间矣。(此事尚待考,恐所谓进道、说道非姚氏,或是晁氏。)

(10)徐 媛

董斯张曰:“徐小淑《络纬吟》,其为绝句也,盖贤乎其为近体也;其为乐府也,盖贤乎其为近体绝句也;乃其为长短句也,盖贤乎其为开元诸家也。如中调《霜天晓角》,为归舟之作,有云:‘露浥芙蓉茜。翠涩枯棠瓣。傍疏柳、西风几点。行行尚缓。家在碧云天半。念归舟游子,一片乡心撩乱。对旅雁沙汀,盼杀白苹秋苑。’小淑善绘事,此为画中词,词中画,吾不能辨。” (《词苑萃编》)

徐媛小淑,适范副使允临,卜筑天平山,享园亭诗酒之乐。尝赋《渔家傲》云:“板扉小隐清溪曲。夜月罗浮花覆屋。木笼戛戛摇生谷。庄田熟。桔槔悬向茅檐宿。青山一片芙蓉簇。林皋逸韵飘横竹。远浦轻帆低几幅。浓睡足。笑看小妇双鬟绿。” 妆点农家,饶有林下风致。又有词云:“露浥芙蓉茜。翠涩枯棠瓣。傍疏柳、西风几点。” 又云:“曲曲湖梁,一片秋光织。” 句尽佳。(《词苑萃编》)

(11)张渊懿 雒鹃草

周冰持曰:“《月听词》镵去尖刻,以温润为体,深得乐府之遗。” (《词苑萃编》)

《倚声集》曰:“其词不过数阕,而筋节成就处,入北宋堂奥,非时流凑泊所及。” (《古今词话》)

《柳塘词话》曰:“张砚铭《雒鹃草》独能删削靡曼之词,咸归雅洁,而出以工致。徐臞庵向曾为余言之,此真选声第一功臣也。” (《古今词话》)

(12)缪雪庄

赵鹤野曰:“予读缪雪庄、陆西霞二子词,情真语挚,寓端庄于流丽,逞绮靡于缠绵,可与大木先生《幻花庵词》鼎峙于骚坛。” (《词苑萃编》)

(13)张 梁

柯南陔曰:“幻花老人诗,旨趣在王、孟间,而暇为长短句,又能宗尚石帚、玉田,刊落凡艳。宋之色香味之外,而独领其妙。平生专修净土,去来如意,凡有所作,皆从静境流出,故不假思惟,自然各臻其妙。” (《词苑萃编》)

《琴画楼词抄》有仿张幻花先生旧居诸胜一词(《曲游春》),序言甚工感慨。

(14)徐允哲

周鹰垂曰:“上海徐西崖允哲为春藻赤帜响泉词,尤极温藻芊绵之致。” (《词苑萃编》)

(15)张锡怿

孙恺似曰:“啸谷词,其源出于东坡,而温雅绵丽,含蓄不露,则斟酌于小山、淮海之间。” (《词苑萃编》)

(16)蒋剑人论云间词、许穆堂词

国初盛称云间陈李三宋词,一以《花间》为宗,至王述庵司寇续辑《词综》,瓣香竹垞,沿于浙派矣。许穆堂侍御著《自怡轩词》五卷,独能得小山父子风格,则其宗尚,雅在北宋。《临江仙》云云、《菩萨蛮》云云,前首宋初,后首唐末,蕴藉风流,典型犹在。有《和珠玉、六一词》一卷,数十首,与司寇同时,而不染时贤习气,所以可传。(《芬陀利室词话》)

穆堂词微嫌面目太似古人,亦是一病。(《芬陀利室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