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词论(第4/11页)

5 秦楼月 向子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此词为向子南渡后作,与东坡词格律全同。惟改题为“秦楼月” ,用“秦娥梦断秦楼月” 句意,以寓其故国之思。自此以后,南宋人撰忆秦娥词,皆用此格。冯,张,毛三家所制,成古腔矣。

6 忆秦娥 贺铸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旧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今传贺方回《忆秦娥》词,有二首。皆与苏轼、向子作句格相同。惟此首用平韵,故录之。亦犹毛泽民之变冯延巳作为平韵也。然后人用此格者甚少。

以上列举《忆秦娥》词六首,其格律演变之迹,岂不显然?由此可知“箫声咽” 一词,决不能作于冯延巳、张先之前。此必苏东坡、贺方回同时人所撰,谬其作者,因托之李白耳。或谓此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 之语,故题曰“忆秦娥” 。若非李白所作在前,冯延巳安得用此调乎?余曰此正是其伪迹也。“忆秦娥” 调名何自而起,今不可考。冯延巳词已与调名无涉,可知冯词非创调。宋人缘题赋词,遂成此作。其实此词上片所咏,乃“秦娥忆” ,而非“忆秦娥也” 。下片辞句气象,固然雄浑,然意义则与上片不属。且李白时乐游原方为豪贵游宴之所,唐人诗咏乐游原者甚多,皆不作衰飒语,此盖宋人乐游原怀古词耳。故此词实非先有词而后有题,乃先有题而后有词也。向子词改题曰“秦楼月” ,必是此词盛传于时,深受影响,适当宋室南迁,遂取词句中语,易其旧题。此与苏东坡词之改题“双荷叶” ,皆偶然之事,非此曲之异名也。

(3)东坡词帖

牟献《存斋集》有《跋东坡帖》一文云:“东坡翁赋此词,送其乡人,复自书而遗之。盖自治平丙午去蜀至熙宁乙卯为十年,此当是自密移徐时,年恰四十,然字画此前遒劲。‘故山应好在,孤客自悲凉’之句,诵之凄然,使人益重故乡之思也。”

此东坡送王缄《临江仙》词也。据此可知有墨迹在人间,今亡矣,“故山应好在” ,今本皆作“知好在” ,当以墨迹为正,惜存斋未录其全。词首句云“忘却成都来十载” ,故牟跋云“熙宁乙卯书” ,恐未必是墨本原有纪年也。

(4)衍白乐天词

白乐天“花非花,雾非雾” 词,盖神来之笔,可谓天机独得者。后人衍其辞为《御街行》,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亦见《四朝名贤词》本《张子野词》。《乐府雅词》以为欧作,《花草粹编》以为张作。杨升庵谓有出蓝之色。余窃以为不然,盖此作已落名实,不如白氏原作之空灵俊逸。

“去似朝云无觅处” 当作“去作朝云何处” ,句法乃合。《粹编》、《词品》并作“无觅处” ,误也。《近体乐府》:“乳鸡栖燕,落星沉月。” 《词品》作:“乳鸡新燕,落星沉月。” 《张子野词》作:“远鸡栖燕,落星沉月。” 当以《子野词》本为正。“遗香余粉,剩衾残枕。” 《词品》作:“残香余粉,闲衾剩枕。” 《子野词》作:“馀香遗粉,剩衾闲枕。” 未知孰是。末句《近体乐府》作“天把多情赋” ,此“赋” 字必“付” 字之误。“朱阁斜欹户” 句,万红友以为误夺一字,然《梅苑》有一词,上片第二句云:“愿长与,梅为伴。” 下片第二句则为“依旧残妆浅” 。可知此词前后片句法不必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