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3/9页)

她隐约能猜到其中缘故,也深知父亲是珍视她才会如此,便乖巧地点点头道:“女儿听父亲安排。”

转眸看向一旁的哥哥,就见哥哥正面色复杂地看着她。

哥哥的目光直如明镜,简直能把她心底每一个角落都照得透亮。

她心虚,若无其事地端茶来饮。

傅延庆见妹妹分明有些窘迫,微微一笑,不露痕迹地给妹妹递台阶道:“天色不早了,诸事都已准备停当,一会,平大人会亲自送我们离府,车马也已候在门口,你和嬷嬷收拾一番,咱们这边走吧。”

茶盅放在唇边停了一瞬,她暗讶,原来这里头还有平煜的主意。

她放下茶盅,歪头看向哥哥,好半天,她没能从人精似的哥哥脸上看出半点端倪,只好懊丧地暗吁口气,假装高高兴兴地点头道:“这样再好不过,我和林嬷嬷这就收拾,还请父亲和哥哥在邻屋稍等。”

她才不会在父兄面前流露出半点对亲事感兴趣的意向呢。

父子俩很配合地出了屋,任由傅兰芽收拾行李。

到了府门口,傅兰芽隔着帷帽往前一看,出乎她的意料,平煜早已上了马,正等在一旁。

她定了定神,目不斜视上了车。

马车启动后,她又悄悄掀开窗帘一条缝,就见平煜又一路不紧不慢地跟随,似是怕惹人侧目,始终跟傅家人的车马保持一段距离。

直到她一家人到父亲门生处安置妥当,平煜才一抖缰绳,疾驰而去。

接下来几日,对于她和平煜的亲事,父兄都极有默契地选择闭口不谈。

她出于矜持,自然也没有主动追问亲事的道理。

到了这处宅子,平煜出入不再像从前那样方便,从未来找过她。

她虽然思念他,但更多的是沉浸在与父兄团聚的巨大喜悦中。

傅冰获释的消息一传开,每日都有从前的门生或是朝中官员前来拜访,明明是寄人篱下,但这宅子俨然如傅家府邸一般,从早到晚热闹非凡,直如回到了当年傅家盛况。

傅兰芽身处内宅,整日抚花弄草,十足过了一段悠闲时光。

她并不知道在此期间,陆晟曾携陆子谦亲自上门赔罪,更不知陆晟竟自动“摒弃前嫌”,厚着脸皮开口替儿子求亲。

陆晟老脸通红,含羞带愧地说:陆子谦为了帮傅兰芽脱困,曾集结了众多武林高手,千里迢迢远赴云南相帮,后在北元回京途中,儿子还不幸染了痢疾,险些病死。

一待病好,儿子便在二老面前长跪不起,恳请父亲答应他上门求和,只说此生除了傅兰芽,他谁也不娶。

陆晟被儿子逼得没法,这才舍了老脸,亲自登门致歉。

引经据典说了一通,他只望傅冰看在儿子一片痴心的份上,莫记前嫌,应允了这门亲事。

结果自然是陆家父子被傅冰盛怒之下扫地出门。

傅兰芽在家中待了半月,未盼来平煜的半点消息。

对平煜,她素来有信心,也很沉得住气,整日吃吃睡睡,调养了一段时日,倒将因路上颠簸染上的虚寒给去了病根儿。

只是四处无人时,她时常将那三块坦儿珠取出,拼在一起放于桌上,托腮望着出神。

想起王令当时所说的事,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蠢蠢欲动。

她心知右护法如今关在诏狱中,右护法身上那两块坦儿珠想必早已到了平煜手中,若是五块拼凑在一处,不知会呈现出一副什么样的图案。

而此事……究竟该不该告诉父亲和哥哥?

父亲对母亲的感情极深,万一陷入执念如何是好。

她一时间举棋不定,直到数日后,两道圣旨从宫中传来。

她这些时日曾听哥哥提起过,自打皇上从北元回来,便励精图治、躬勤政事,短短十来日,朝中面貌已焕然一新。

正是人尽其才的时候,传给傅家的第一道圣旨上,便洗刷了傅冰冤狱,授予傅冰户部尚书之职,拟待重新启用傅冰。又恢复大才子傅延庆翰林院编修一职,封傅兰芽为嘉怡县主,除此之外,傅家被罚没的家产也一一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