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4/7页)

张凤华偷偷的也有做一些小生意,比如说跟裁缝学习,帮他牵线等等,做的都不大,挣的够她自己花销,她的补贴还要供两个妹妹上学,如果没有这些外快,她就捉襟见肘了。

她带了两盒点心过来的,看到苏茴,脸上的笑容真挚:“外公生辰快乐,祝你寿比南山,年年有余,身康体健……”

说完了一长溜的祝寿词,便笑着跟苏茴打招呼:“二婶,好久不见了。”声音隐含激动。

苏茴到首都工作之后就没有回去过,已经三年了。

苏茴微微点头:“好久不见,坐。”

“二婶,你现在怎么样,一切都好吗?”

“都好。”

虽然知道二婶日子过得肯定不差,但还是想亲口听她说,现在听到听到回答,眉眼弯弯,她的高兴,从眼底眉梢流露出来,显然是真心的,这让苏浅明和田思怡看了都觉得高兴。

女婿家的也有好孩子。

田思怡把桌子前的水果往她那边推了推:“你现在是大三对吧?”

张凤华点头:“对,等到九月就大四,很快就毕业了。”

田思怡点头:“你跟半夏同一年毕业,你出来就是老师,老师好啊。”

张凤华听到这里就笑了,她自己也挺喜欢老师这个职业的。

当初如果不是二婶,就没有现在的她。

她自小心里就对老师这个职业产生了憧憬。

苏茴仔细打量着张凤华,比起之前,她变化不小,不是什么穿着上的变化,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变化。

仪态大方多了,之前她说不上唯唯诺诺,但就是没有充足的底气。

现在,她自信的笑着,苏茴看得很顺眼,她就喜欢有自信的人。

“你们学校现在是怎么安排你们的,可能会被分去哪里?”

“我们上一届,一部分留在省城,还有的回了家乡……”

苏浅明喝着茶,品着茶香,笑眯眯的看着她们。

看到张凤华,很难不想起之前的事情。

他们回去过年,是隔壁村,都被不少的村民问了,说他们知不知道他们女儿的情况之类的,很多都是看笑话的,他们含糊过去了,没有给个准话。

他们确实比较前就知道了,但同样是被隐瞒的,但他们不一样,他是不放心女儿,跟张家那边责备态度是不同的,或者说,这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还记得张凤华,她念书的时候常去女儿家一起做作业问功课,相比起几个外孙来,她是稳扎稳打的,现在情况也不错了。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终身大事了。

这个其实也没关系,只要自己立得住,有自己一份工作在就是所托非人,也能及时止损。

他还从她看女儿的目光中看到了几分女儿对母亲的仰慕,看出了这一点,苏浅明有些沉默了,她父母不怎么样吧,才会让她移情到了自己女儿身上。

苏浅明才是今天的主人公,说了几句话,苏茴给他倒了一杯茶,转了话题:“爸,你想不想去首都看看,你外孙有空,带你去长城、去天安门。”

苏浅明听了这话怦然心动,不过:“你呢?你不管我们了。”

苏茴:“我要看时间段,我可能没有空闲。”

她现在过来这里,除了给苏浅明过寿之外,还有一大堆的事做。

田思怡想到了个好主意:“要不这样吧,到了年底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去你那里过年,你过年总有空了吧。”

在妹妹那里住一段时间,也在首都过年,听到这话,苏仲连忙开口了:“那我呢?我怎么办?我这还要做生意。”

苏浅明很是无情:“你这要做生意那你就留在这里,反正你也去长城看过了。”

“而且你又不是小孩子了,还是说我和你妈去走走你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苏仲觉得自己很冤:“爸,我不是这个意思。”爸妈去首都玩,留下他们在家里看家了,怎么感觉有点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