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如何取暖(第2/3页)

欧洲人取暖,众所周知是靠壁炉,上头通着烟囱。圣诞老人和《三只小猪》传说中的大灰狼,都是打那儿下来的。然而在发明这玩意之前,欧洲人很是苦恼。13世纪前,欧洲人用开放式火炉,大家围炉搓手。好在散热均匀,四面都感受得到热意;坏在火并不那么安静温顺,穿堂风一起,烟和火星一个走偏,燎到头发胡须就要人老命。1330年之前,英语里面根本没有“烟囱”这词。那时节,诺曼底的领主有了法子:城堡的城墙挖出个洞,内部烧火,外部散烟,这时你远远看去,只见城墙往外冒烟。后来诺曼底人一拍脑门:笨蛋!我们拿砖头砌个出烟的风口不就行了?——这就是烟囱了,英国人学会了。可是直到16世纪,还是有英国人热爱开放式火炉:他们觉得“在木柴烟雾的熏陶中更为健康”。与此同时,因为英国实在太冷,暖劲都从烟囱里走了,逼得约克郡乡下一度流行超大壁炉,凳子都可以放进去:人坐在壁炉里头,非得让火把人快烤熟了,才有暖和之感。

还有些在墙上做文章的,又比火墙、壁炉高一筹。汉朝时节,有两处所在叫作“椒房殿”,一在长乐宫,一在未央宫。当然不是大红辣椒高高挂、好似乡下火锅馆,打算呛得后妃打喷嚏。那年头,辣椒还在南美洲,等着欧洲航海家的千年之约呢。夫椒房者,花椒和了泥,涂满墙壁。因为花椒温和,味道又好闻,在香料当宝的时代,乃是上等荣宠。现在后宫剧泛滥的时节,帝王后妃的旧典故都被翻将上来,会觉得“椒房之宠”煞是璀璨,其实细想来,倒是天子的一片细心:大冬天冷,房间里一墙温泥花椒,布置暖和些,比冷硬的金珠宝贝又实在多了。

帝王公侯就是善于在小处做文章,取暖要靠燃料烧火,也就分了等第。古书里许多大人物,少时都是樵采为业,说穿了就是砍柴,回来劈得了做燃料。上等人家或宫廷,能直接焚香,又取暖又好闻,比如李清照所谓“瑞脑销金兽”,瑞脑者,鲸鱼身上提来的龙涎香也。杨贵妃兄弟杨国忠权倾朝野时,有个法子:炭屑和蜜一起捏成凤造型,冬天拿白檀木铺在炉底,再烧这蜜凤,味道好,又少灰,且暖和。宫廷里还烧西凉国进贡的所谓“瑞炭”,无火焰,有光亮,尺来长一条,可以烧十天。普通老百姓压根儿没见过这个,最流行的,怕还是白居易诗里卖炭翁南山砍树烧成的炭。清朝宫廷在北京,冬天冷,薪火不绝,又怕起火有烟,呛到天子嫔妃。呛咳嗽了老佛爷,回头就会被乱棍打死,所以白天黑夜,只是烧无烟炭。妙在宫廷里还没厕所,于是炭灰积存了,用来解决方便问题——一如现在养猫的人用猫砂清理大小便。

可还是冷,怎么办,只好使手炉和脚炉。清朝时手炉已经是工艺品,轻便小巧,可以装袖子里,不重。《红楼梦》里,林黛玉风吹得倒,但袖里揣个手炉也没事,还曾经拿手炉调戏薛宝钗——薛宝钗刚劝贾宝玉别喝冷酒,林黛玉就嗔怪丫头特意给她送手炉来,指东打西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

宋朝人冬天取暖,有些雅致的玩法。比如朱元晦拿些纸做的被子,寄给陆游盖,陆游认为纸被和布衾差不多,而且“白于狐腋暖于绵”。但被子只御寒,不生暖,就得靠暖壶,即是如今所谓“汤婆子”。

黄庭坚写过诗,说买个汤婆子,不用喂饭伺候,舒服得很,天亮时还能拿热水洗脸哩——我外婆就反对这样,大概觉得水都闷了一晚上,坏了,有死气,洗不得脸——黄庭坚又认为,如果真叫个姑娘给暖脚,人会心猿意马,所以还是汤婆子好。

其实用得起姑娘暖脚的,还担心喂饭和心猿意马的事么?唐玄宗的兄弟申王,冬天怕冷,经常让宫妓围着他站一圈,用来御寒,叫作“妓围”。这一围大有道理:物理角度说,唐朝宫廷女子多壮硕,人体又自有温度,人肉屏风围定了,很是暖和。精神角度来说,一大群美女围着,很容易暖体活血、心跳如鹿。真是精神物质双丰收的取暖手段。最后一点尤其重要,不信的话,换男人来围,感觉就不那么香艳了。传说成吉思汗出征时缺木炭,又逢下雨,大将木华黎、者勒蔑就彻夜站立,围将起来,为大汗挡风取暖。听着是很感人,但是蒙古豪杰皮糙肉厚、剽悍勇健,视觉上就没有申王爷眼里莺莺燕燕、满是胖姑娘那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