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封信 Zero 重新开始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寄信人:Sophia,二十四岁,喜欢烘焙,做西式点心

To 十年后的自己:

哎,真想不到,二十四岁老大不小的人了,还要用写信这样的方式和自己沟通。前段时间一直在和绿绿打越洋电话,跟她说想要和男朋友分手。绿绿说她吓得从床上跳了起来,问我为什么,是不是对方劈腿,她现在就去办签证飞来把他揍一顿。我哭笑不得,告诉她不要激动,还没有分手,只是我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我问她,在你们眼里,我们是怎样的?“模范情侣,恩爱有加,男才女貌。”她是这样回答我的,“我一直以为你们回国就会结婚,连红包都准备好了。我觉得你们就是那种吃完晚饭会一起去广场散步的模范夫妻。”真是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我是这样幸福的一个人。绿绿见我在电话里沉默,她叹了口气说:“你们是不是没有感情了?”

上周放假,回到公司,有同事在准备结婚,大家都说着恭喜恭喜,然后转过头就问我:“哎,Sophia你的喜事也快了吧?”你能想象吗?我这一周短短五天,被问了不下五十次“你和你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啊”这样的问题!

我气得要命,打电话给绿绿抱怨,抓狂地说:“现在世界已经同步到这样的程度了吗?过年回家中国人催,回来上班还要被外国人催!外国人!不是说国外婚姻观念自由开放从来不过问别人隐私的吗!”

绿绿听完抱怨才说:“你平静一点,别人只是在好意祝福你,你歇斯底里给谁看,还升级成国际问题了?”“你好好剖析自己,你究竟为什么这么抵触这个问题?”我沉默了很久,然后不得不承认:“因为我不想和他结婚。”绿绿问我:“那继续来剖析一下你自己吧,你为什么不和他分手?”“因为他家境优越,自身能力不错,对我也挺好,很照顾我。和他在一起能保证我下半生不用太为物质发愁。”“为什么不想和他结婚?”“因为他走不进我的内心。”

我有一次一个人走在异国他乡的路上,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小说,具体是什么书我记不得了,只记得男女主角站在树林间聊天,女主角在说一种她理解的遗憾,男主角却误以为她在说一种生命的美。

他们一生都没有真正理解过对方。

然后我会想起初恋男友Y,我们已经分开很多年了。高中的时候做了三年同桌,他是我见过学识最渊博的人,直到现在也是。那三年里,我看的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听的每一首音乐,都是他推荐给我的。

包括对人对事的评价和看法,我就像一张白纸,吸收了他的所有。他对爱情、家庭的理解和定义,他对于未来的蓝图,在那形影不离的三年里一点点地渗入我的脑海。

我们是在我大一的时候分开的,因为是异地恋,因为我对他的感情太激烈。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用力过猛,就只有失去。

十八岁的时候失去Y,他对我的影响,却在二十四岁的这一年里,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几年,我对他已经没有爱情和激情,如果真剩下什么,应该是感激,谢谢他带我看过一片辽阔天地。

我想起了《志明与春娇》里的那句话,“我被你影响得连自己被影响了都没发现,我好想摆脱你,张志明,才发现我自己已经变成另一个张志明”。

我们在追求爱情的时候,到底是在追求什么?

渴求被人宠爱,还是渴望被人理解?越长大,越觉得内心孤独,那种孤独就像你一个人隔着厚厚的玻璃窗看天上的月亮,窗户上浮了一层薄薄的雾气,这让月亮看起来很朦胧。你转过头,想与人分享这种美,才发现身边空空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