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侥幸逃脱,意外线索(第5/7页)

阿度低着头没说话,但僵硬的肩膀明显放松下来。

西岭月看着他,目露怜悯,转而询问李成轩:“王爷可有法子助他脱离奴籍?”

“脱离奴籍?”阿度似难以置信,惊愕地问出口。

李成轩看了他一眼,叹道:“好吧,毕竟王家已做了百余年官奴,再大的罪孽也该还清了……”

“谁说我们有罪,我们是被冤枉的!”阿度突然大声辩驳。

“咦?王家不是被牵扯进刘思礼造反的案子,才被武后处斩的吗?”西岭月反问。

“根本不是!不是这样的!”阿度连连摇头否认,“我们王家根本没参与过造反,更不

认识什么刘思礼!这都是武后找的借口,她想趁机灭口!”

“她为何要灭口?”西岭月意识到其中另有内情。

阿度迟疑片刻,颇为顾忌李成轩,不肯开口明说。

李成轩知道他的顾虑:“你放心,只要你不辱及当朝天子,本王恕你无罪。”

阿度这才踌躇着道:“因为我们王家发现了一个秘密,是藏在《滕王阁序》里的,涉及一位皇室先人。”

“滕王李元婴?”这一次,西岭月、李成轩、郭仲霆异口同声地道。

阿度大感意外:“你们如何得知?”

三人没有回答,唯独李成轩问他:“难道滕王在世时,真的谋反过?”

阿度摇头否认:“不,不是滕王,是武后。”

众人闻言都有些失望。武后谋反、篡唐改周,早就被史书见证过了,也是李唐皇室最不愿提及的一段往事。也许当年王家洞悉此事是有先见之明,然而这百余年过去,该发生的都已发生,此事已经不再是秘密了。

“这里头有很多冤情。”阿度黯然述说,“我祖上先人王励,乃王勃王子安的从弟。他在洪州访友时,无意中发现王子安把武后谋反的信息藏在了《滕王阁序》之中,于是他告知了王子安的兄长,经由他们去告发。可惜当时赶上高宗病危,此事没能上达天听,反而被武后得知。她便一再打压我们王家,又趁着刘思礼谋反之际,将王子安的手足尽数诛杀,还将我祖

上流放,从此我们这一支便世代为官奴。”

“原来竟是涉及武后篡唐之事。”西岭月微微凝眉。

李成轩亦是蹙眉。事情已过去一百多年,当年的是非真假都难以再分辨,唯有王勃的《滕王阁序》留存了下来。他不禁追问:“你说王子安把此事写在了《滕王阁序》之中,本王问你,是哪几句?”

这一问,阿度却不知道了:“如今流传下来的《滕王阁序》并不是王子安的原版,其中的字句已被武后删改过,而我先祖手中的原稿也在当年被焚毁了。”

“你是说如今的《滕王阁序》是假的?”西岭月难以相信。

“是真的,但是这篇文章流传开时,武后便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将一些信息改掉了。”阿度如实地回道。

“胡说八道!”郭仲霆突然跳出来指责他,“你说的话简直漏洞百出!王子安作《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当时高宗还在位!而王家被抄是在武周篡唐之后!武则天若是早就发现蹊跷,还会等到二十多年后再找你们算账?”可他话刚说出口,却猛然醒悟过来,转而又“啊”了一声,“你是说……你是说当年王子安的死……就是被她……被她……”

王勃虽然死了一百多年,但迄今为止他的死依然是个谜。

王勃少年成名,作《滕王阁序》时才二十五岁。据说他二十二岁时因为私杀官奴,不仅自己被处以死罪,还连累他的父亲

被贬斥为交趾县令。幸而他问斩之前遇上高宗大赦天下,故而改为流放两年,服刑期满后他虽官复原职,却从此视宦海为畏途,辞官不受。

当年九月,他从洛阳走水路出发,想去交趾县探望他被贬的父亲,途中路过洪州时受邀在滕王阁饮宴,从而作下了经典名篇《滕王阁序》。之后王勃继续赶路,翌年春天,到达交趾县见到了父亲。探视过后,他乘船返回洛阳,却在路过南海时遇到风浪,不幸溺水惊悸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