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十面埋伏(第2/3页)

“对,说不定还带了银子——我们就都发财了!”

“别操心那事儿。现在我只想填满肚子,穿上暖暖的衣服……”

“再有匹马可以骑着去海边……”

“对,还有马!不过,伙计们,要想把这些据为己有,就要一个活口都不留。只要没人跑去通风报信,我们就可以安心上路!”

“说得没错!”

汤姆看着身边这些冷峻坚定的神情,感觉自己疲惫的身体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信心。他们早就该这么做了——这才是他们活下去的出路!

骡队越来越近。大家快速分散到路两旁长满青苔的灰色岩石和松树之间。大家约定了一个暗号——安东尼·戈达德一喊“为了耶稣和圣乔治!”,大家就开始进攻;而一旦发现情况看似不妙,就学猫头鹰叫三声。

但只准成功不能失败,汤姆暗暗想道。他蹲伏在一根倒在地上的木头后面,手里握着一根很重的短树枝,他专门找来当棍棒用的。失败就意味着再被抓去当奴隶,再回到忍饥挨饿的生活!为了避免这种命运,我们有理由大开杀戒。他记起很久以前,自己责怪黑人杀死西蒙时,堂兄弗朗西斯在船上说过这样的话。现在自己却跟那时的非洲人一样也被人抓去当奴隶。也许,非洲人杀死西蒙也情有可原,如果他们也保持同样的想法。对弗朗西斯的回忆让他想起了英格兰,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在屋子里纺纱的母亲——他也许能够再次见到故乡,只要能够抵达海边!

他试着调整自己的呼吸,让快速剧烈跳动的心脏平缓下来。他听见一行人接近时嚼环叩碰的声音和西班牙人的轻声低语。他舔了舔嘴唇,绷紧膝盖,准备随时起跳。

与卡洛大人同行时,马杜常常有逃跑的念头。在城里,他根本没有机会,但在苍莽的乡间,那无疑是轻而易举吧?他可以趁夜色溜走,然后昼伏夜出,像个男子汉一样独自靠打猎为生。在家乡,他在成年训练时就那样生活过。现在这么做也许能再次证明自己是条男子汉。

那他为什么没有跑呢?也许是因为时机没到。他们住的乡村大农场总是随处可见狗和奴隶——也许这就是原因。但还有其他的理由。在家乡他可以独自生存,但这里的农村大部分地方都以高原为中心,四周围绕着连绵的群山以及乱石林立的荒原和松树林,与非洲迥然不同。另外,他又有何处可去呢?他不可能一辈子独自过活,也无法漂洋过海回到非洲。他在这里见到的非洲人全部都是奴隶,其中玛尼人更是屈指可数。印第安人他他又信不过。因此他无处可去,更不指望能找到结伴出逃的人。

再说了,如果他被抓住,那他作为奴隶的处境会比现在更糟。他已经从许多农场和矿场里见识到这一点。有些地方本有数百名奴隶,但每过五年就全部变成新面孔,因为一个个在劳作中接二连三的死亡。现在他的生活和那种地方相比简直有如天堂。

他们正沿着一片高约十四五米的松树林往上爬行。前路蜿蜒向上,在长满苔藓的灰色岩石间曲曲折折,形成了一条最易行走的路径。这是一支强大的队伍——卡洛大人正押运一批价值不菲的盘子和布匹。为防打劫,这支队伍配备了二十名士兵。卡洛大人和军官骑着马走在队列前面;一群士兵汗流浃背地跟在其后。他们身穿镶嵌着动物皮的沉重铁质铠甲,脚蹬厚厚的靴子,头戴笨重的金属头盔。接下来是马杜带领的骡队;十来头枯瘦的长耳朵畜生由印第安人牵着;后面又是一群士兵。

队伍一路向上攀爬,清风吹得高高的树冠在头顶上轻轻摇摆,发出沙沙的响声。清晨的缕缕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低矮蕨类植物和小树苗的枝叶上闪闪发光。这片林子非常清凉静谧,与马杜家乡林木茂密、群鸟啸鸣的森林迥然相异。他心想猎人在这里实在太容易就能留意到异常动静,即便是最轻微的动静;再者,此处也实在太难隐蔽。此时他虽无遭受突袭之虞,却倍感孤单寂寞,这在家乡的森林中是从未有过的感受。因此当他看见一个男人的脑袋时,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