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18(第2/8页)

“我们,”伯恩说,“你刚刚讲了‘我们’。”

“只是口误。”

“看起来像是说溜嘴,但透露了你真正的想法。”

“别说了,”她蛮横地说,“住口。”

他已经知道她的想法了。他走到写字台坐下,看见她的笔记本电脑连接着局域网络线。“我想到了。”他说。就在此刻,他正好看见那几道刮痕。阳光照在上了亮光漆的钢琴椅,正好让他看见上面有几道痕迹是最近才弄出来的。可见他们出去用餐时,有人进了公寓。为什么?他环顾四周,看看有没有凌乱的地方。

“什么?”安娜卡问,“怎么了?”

“没事,”他说。沙发上的枕头没摆在原位,稍微向右倾斜了点。

她一只手叉着腰。“你想到什么?”

“我得拿个东西,”他随口编了个理由,“现在要先回旅馆一趟。”他不想惊动她,但又要秘密地检查一下周遭环境。刚刚进公寓的人,有可能——而且是非常有可能——还在这附近。毕竟,他们在拉斯洛·莫尔纳的公寓就受到了监视。

不过,对方到底如何跟踪他们到这里?他问自己。他已经尽可能小心了。当然,目前最可能的答案就是:可汗找到他了。

伯恩拿起夹克走向门口。“我保证很快回来,同时,如果你也想帮点忙,就到那个网站上,查查看有没有重要的东西。”

雷克雅未克反恐高峰会的美国维安负责人杰米·霍尔还蛮喜欢阿拉伯人的。他本来很讨厌他们、不相信他们,因为他们不信神——至少,不是正确的神——更别说信救世主耶稣了;他一边不高兴地想着这些事,一边大步穿过欧斯克利饭店的走廊。

另一个不喜欢他们的理由:他们控制了世上四分之三的石油。不过,要不是这样,根本就没人会搭理他们。这次阿拉伯人的维安人员总共来了四组,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不过是由菲德·奥萨乌德负责统整工作。

以阿拉伯人的标准来看,菲德·奥萨乌德还不算太差。他是沙特阿拉伯人——还是逊尼派?霍尔摇摇头,他根本不知道。这也是他讨厌阿拉伯人的另一个原因——你永远不知道他们是哪种人,也不知道他们的敌人是哪一派。菲德·奥萨乌德受过西方教育,应该是在伦敦牛津——还是剑桥?霍尔自问。这有什么差别!总之,他可以跟这个人说英文,而对方也不会狐疑地盯着他看,仿佛他长了两颗头似的。

另外,霍尔也觉得他算是理性的人,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的地位。只要是总统的要求,他几乎都会听霍尔的意见,而伯里斯·伊利奇·卡尔波夫那个王八蛋实在跟他差太多了。霍尔很后悔向局长抱怨卡尔波夫、结果反而被局长咆哮这件事,不过他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会跟卡尔波夫这种混蛋共事。

他走进阶梯式会议中心,这里就是高峰会的举办地点。房间呈椭圆形,还有以蓝色镶板铺制成的波浪状天花板,可以吸收声波。而镶板后方则藏着大型风管,让空气先经由复杂的空调系统过滤后再传进室内。会议中心的墙面全是上了层亮光漆的柚木,另外,所有的座椅都铺着蓝色坐垫,地板则是黄铜色与烟灰色玻璃。

每天早上,他都要来这里跟另外两位维安负责人开会,为了安全维护的细节不断琢磨或争吵。到了中午,他们则跟各自的属下检视细节,讨论最新的维安程序。从他们一进旅馆,这里就封闭不对外开放,让维安小组能够检查整栋建筑,确保绝对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