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13(第4/13页)

他本来手里拿着笔记本跟外交部的媒体发言人谈话,却突然想起越南丛林里的日子:当时他刚杀了囚禁他的越南军火走私贩,逃进丛林中,一位身材高瘦、举止严峻的传教士李察·维克救了他,带他住在一间竹屋里。维克常常露出笑容,而他褐色的眼里带着温柔与同情。

为了让可汗成为耶稣的信徒,维克经常是位严格的老师,但在晚餐或晚餐后的时间,他总是十分和蔼仁慈,最后也得到了可汗的信任。

一天晚上,可汗决定要告诉维克他的过去,并完全敞开心胸,希望自己的伤痛能够痊愈。他极度希望能够痊愈,吐出体内愈来愈大的毒疮;他想告解,承认自己因为被遗弃而感到的愤怒,而他要摆脱这种感觉,因为他后来才知道,他只是为自己极端的情绪所苦。

他想向维克透露,让维克知道他体内有股紊乱的情感,可是却一直找不到时机。维克一直忙着将上帝的旨意传达到“这片被遗弃的荒僻之地”,因此,他发起了《圣经》读书会,而且要可汗加入。

事实上,维克最喜欢的消遣之一,就是叫可汗站在所有读书会成员面前背诵《圣经》,感觉就像个白痴学者为了钱而在马戏团演出中卖弄自己。

可汗讨厌这样,觉得受到羞辱。而且奇怪的是,维克愈为他感到骄傲,他就愈觉得丢脸。这种情况持续到有一天,维克带来另一个小男孩。

男孩是个白种人,父母是维克教会里的朋友,因此维克十分溺爱他、关心他,那种关爱是可汗从来没享有过、以后也不可能会有的。更糟的是,可汗还得继续讨厌的背诵,而那个男孩只要静静坐着看就好,根本不用像他一样受到羞辱。

他永远无法忘怀维克利用他的事实,而且一直到他逃跑的那天,才知道维克利用他的程度有多深。这位救他一命、保护他的恩人,根本不关心他——可汗——而是一心想让上帝多个信徒,多让一个野人能感受到上帝的爱。

此时,手机响起,他突然被拉回现实。他看了一下屏幕,知道是谁打来后,便对外交部的人道了个歉,找个没人的地方接电话。

“真令人惊讶。”可汗说。

“你在哪里?”史蒂朋·史巴尔科的声音听起来很唐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奥里机场。我刚从法国外交部的人那里听说,大卫·韦伯已经死了。”

“真的吗?”

“他好像骑着机车迎面撞上一辆大卡车。”可汗停顿了一会儿,等待对方回应,“我得说你听起来不怎么高兴。这不是你要的吗?”

“现在庆祝韦伯的死还太早了,可汗。”史巴尔科干涩地说,“我在多瑙河大酒店的线民打电话来,说亚历山大·康克林刚刚才登记住房。”

可汗震惊得差点双腿一软,于是走到墙边靠着。“是韦伯吗?”

“不然还会是亚历山大的鬼魂吗!”

可汗懊恼地发现自己竟然在冒冷汗。“不过你怎么能确定是他?”

“我的线民描述了他的长相,而且我也看过中情局发出的照片。”

可汗咬着牙。他知道这段对话可能会闹得不愉快,但他还是听见自己继续说下去。“你明知大卫·韦伯就是杰森·伯恩,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没什么需要告诉你的理由,”史巴尔科淡淡地说,“你说要韦伯的资料,我就给你他的资料,我又没有读心术;不过我很欣赏你主动提了这个问题。”

可汗突然觉得一阵憎恶,气到全身都在颤抖,不过他还是尽量让声音保持平静。“现在伯恩已经到布达佩斯了,你觉得他多久后就能循着线索找到你?”